珠三角一次典型复合型污染过称的模拟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邓涛吴兑邓雪娇谭浩波李菲郑君瑜廖碧婷
  • 会议时间:2011-11-01
  • 关键词:复合型污染 ; 空气质量模式系统 ; 气溶胶 ; 能见度
  • 作者单位:邓涛,吴兑,邓雪娇,谭浩波,李菲,廖碧婷(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东 广州,510080)郑君瑜(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 母体文献: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会议地点:厦门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本研究利用空气质量模式系统(MM5-CAMQ-SMOKE),模拟珠三角一次典型的复合型污染过程,研究O3、NOX 及能见度等的时空变化,分析各种气溶胶的质量份额以及对消光的贡献。从模拟结果来看,模式系统能很好的模拟此次过程中光化学烟雾的标识物的时空分布,以及灰霾的发生、减弱再到进一步加剧的过程。研究表明,PM2.5 占PM10 的质量浓度份额平均为79.8%。爱根核和积聚核的数浓度比巨核数浓度平均高3 到4 个数量级。在气溶胶质量权重中,硫酸盐所占的比重最高,占PM2.5 权重达到31%,元素碳为21%,有机碳为14%,铵盐为7.2%,硝酸盐为2%。在平均相对湿度下,二次气溶胶对消光的贡献超过50%,而在高相对湿度的情况下,二次气溶胶对消光的贡献超过70%。可见此次珠三角地区能见度恶化主要是由各种化学过程生成的细粒子引起。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