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洋陆转换带的地震地球物理调查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朱俊江Heidrun Kopp丘学林
  • 会议时间:2014-10-19
  • 关键词:大陆边缘 ; 洋陆转换带 ; 地震地球物理 ; 热流分布
  • 作者单位:朱俊江,丘学林(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301)Heidrun Kopp(Helmeholtz Center for Ocean Research Kiel(GEOMAR),Wischhofstrasse 1-3,24148 Kiel,Germany)
  • 母体文献: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TE5;P63
摘要
通过对南海北部多道地震数据的分析,认为南海北部洋陆转换带主要由北部裂陷期下沉区段,海山或埋藏海山隆起带和掀斜断块带组成,从南海北部北西到南东方向跨越110公里的范围.南海东北部MCS2001地震剖面展示了大约为225公里宽的洋陆转换带,海山或埋藏海山隆起带大约150公里宽,掀斜断块带大约40公里宽.南海中北部MCS2001-2地震剖面展示了大约160公里宽的洋陆转换带,30公里宽的埋藏海山隆起带和60公里宽的掀斜断块带.几条地震剖面揭示了洋陆转换带的宽度从南海东北部向中部和西部变窄,分布范围逐渐减小的特征。P波和S波速度结构,揭示了减薄的陆壳和宽阔的洋陆转换带,在洋陆转换带内的地壳厚度大约为11-15公里,P波和S波速度分别为4.5-7.5km/s和2.8-4km/s。在海盆一侧掀斜断块带内,斜向正断层与南海北部地震剖面解释的铲状断层和切穿地壳断层相似,详细的断层几何学形态需要高分辨率的地震调查,断层活动与南海北部海底扩张停止后的岩石圈拉张有关。洋陆转换带内的地表热流也显示从北部陆坡区到海盆的逐渐递增,转换带内的火山岩带与下陆坡存在的高热流带分布一致。火山岩带的分布范围与南海北部的高热流带一致,平均热流为90mW.m-2。利用地壳厚度与热流的分布,认为南海北部介于宽裂谷和窄裂谷之问的模式。提出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为介于典型火山型和非火山型之间的中间类型的被动大陆边缘。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