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华北暴雨过程的湿位涡诊断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李静楠潘晓滨臧增亮闵升
  • 会议时间:2014-11-03
  • 关键词:暴雨 ; 过程分析 ; 湿位涡 ; 物理量场
  • 作者单位:李静楠,潘晓滨,臧增亮(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南京,211101)闵升(中国人民解放军95968部队,北京,100195)
  • 会议名称: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P45;P4
摘要
为了探讨湿位涡场特征与华北2005年8月16-17日的暴雨的关系,利用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1°×1°),对这次暴雨过程的湿位涡场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湿位涡理论能较好地解释这次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发生发展机制,综合反映暴雨区大气对流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的发展;这次降水过程湿位涡MPV的正负中心数值大小基本守恒,降水中心附近MPV1数值增大、MPV2数值减小,导致垂直涡度增长,出现对流不稳定现象.这次暴雨过程前对流层低层存在湿位涡场MPV1<0及MPV2>0,反映了暴雨区对流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的增强;暴雨区位于对流层低层MPV1、MPV2过渡带的等值线密集带内.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