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避难硐室建设方法与技术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孙继平
  • 会议时间:2013-10-01
  • 关键词:矿山救护 ; 紧急避险系统 ; 避难硐室 ; 安全管理
  •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 母体文献:2013煤炭科学技术40年创新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3煤炭科学技术40年创新发展高峰论坛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煤炭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针对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避难硐室建设中,因部分设计不合理、选用技术不适用导致新的事故隐患等问题,提出了应在避难硐室中设置提人罐笼和2道气密防护门,避免或减少爆炸冲击波等对设置在避难硐室中提升系统的破坏,为煤矿井下遇险人员提供较可靠的逃生通道.指出避难硐室不宜使用大容量高压容器,避免由于高压容器产品质量问题或使用管理不当,引发高压容器伤人事故.布置在温度较低煤岩中的避难硐室,不应在硐室与煤(岩)间设置隔热材料,而应使用利于导热的材料,以便于硐室散热.提出压风自救系统的空气压缩机应设置在地面,严禁设置在井下,接入避难硐室压风系统的供风管路应全部埋入巷道底板,避难硐室可使用漂白粉和明矾等处理避险人员的饮用水,避难硐室不宜使用大容量蓄电池,避难硐室应接入通信电缆全部埋入的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系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