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废水排入水渠后的水体自净过程及原生动物的变化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采用传统的生化分析方法结合对原生动物的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技术,对城市生活废水水体自净过程中的水质变化以及相应的指示性原生动物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COD=140mg/L的生活废水,经由约9km的人工渠,通过沉降、化学分解、生物代谢等作用,降至40mg/L以下,18km时降至30mg/L左右;碱度逐渐从1000mg/L下降250mg/L,pH值从7.3上升至8.0;总磷含量由2.0mg/L逐渐降低至1.3mg/L.在整个过程中的原生动物种类较少,主要有草履虫属、四膜虫属和鞭毛虫属.鞭毛虫属一直是优势原生动物,草履虫属和四膜虫属在寡污带出现,最后消失.生活污水的人工渠自净可以在较长的流程(>9km)达到排放的要求,对于小城镇的废水处理是一种可选的替代途径.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