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湿润指数和干湿界线的变化特征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湿润指数是农业和农业气候区划中的重要参考指标,能代表地表的干湿状况。本文利用东北地区124个气象站1961-2007年的日基本气象数据,采用彭曼蒙特斯方程计算了参考蒸散量,进一步计算了湿润指数,分析了参考蒸散量和湿润指数的变化趋势及干湿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这47年间,东北地区参考蒸散量在500-1100mm之间变化,呈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趋势。东北地区参考蒸散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辽宁朝阳地区倾向率最低,降幅可达20-36mm/10a,下降趋势也最明显。湿润指数>1.0的湿润气候区和降水量大于700毫米的区域分布基本一致,东北地区湿润指数在半干旱气候区变异系数较大,为25[%]-36[%],半湿润和湿润气候区的变异系数较小;标准差的分布与变异系数有相反的趋势。湿润指数总体呈下降的趋势,且大部分地区下降趋势不显著,只有辽宁丹东和庄河地区倾向率最低,下降趋势显著,降幅为0.03-0.07mm/10a。湿润-半湿润界线倾向于东北西南走向,但各年代界线摆动幅度较大,出现整体移动趋势。以1960年代界线为变化基准线,1980年代和2001-2007年代的变化幅度最大,2001-2007年代向东南方向移动明显。由此可见,东北地区呈逐年变干的变化趋势。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