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秦岭天水地区新阳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的锆石LA-ICP-MS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近年来在秦岭造山带尤其在北秦岭构造带中通过TIMS和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已经识别出较多的新元古代花岗岩类.这些新元古代变质花岗岩类的存在及其组成特征的研究对揭示秦岭造山带新元古代的构造演化及对Rodinia超大陆汇聚与裂解的响应等重大地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西秦岭北缘天水地区是东秦岭造山带的西延部分,出露有古元古界造山带结晶基底,包括南部北秦岭西延部分的秦岭岩群以及北部张家川-清水地区的陇山岩群.其中陇山岩群很可能是晚太古-古元古代形成的,并经历了2500Ma、2350Ma和1900Ma的岩浆事件和变质事件(何艳红等,2005).在这些变质杂岩中除有古生代弱变形花岗岩外,还有较多的规模不等的新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类,并且由于遭受后期强烈构造变形变质作用改造,普遍发育有片麻状构造、眼球状构造和条纹-条带状构造,甚至糜棱岩化,成为花岗质片麻岩类.但这些变质花岗岩类普遍缺乏可靠的时代依据.因此,本文重点对出露于天水西侧新阳镇的秦岭岩群中的花岗质片麻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研究,以确定它们的形成时代并探讨其区域大地构造意义。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