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夏季广东季风槽暴雨与准双周振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2011年6-8月,受季风槽影响,广东省出现了持续多日的暴雨到大暴雨,导致了部分地区遭受洪涝灾害.采用小波分析、Lanczos时间滤波器、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11年夏季广东季风槽暴雨与大气低频振荡的关系.结果表明,2011年夏季降水主要存在准20天的周期振荡,季风槽暴雨过程对应强的准双周振荡.分别选取与夏季降水显著相关的区域(20~27.5°N,102.5~117.5°E)平均的500hPa高度场、(15~22.5°N,110~120°E)平均的850hPa风场作为影响广东夏季降水的"500hPa关键区"、"850hPa关键区"指数,2011年夏季500hPa关键区与850hPa关键区分别存在显著的准23天、准22天周期振荡,季风槽暴雨发生在500hPa关键区准双周振荡的波谷、850hP关键区准双周振荡的波峰附近.从南海南部开始的3次低频纬向风、OLR、湿度的北传与从菲律宾以东的西太平洋向西传播的低频中心相遇,导致3次季风槽暴雨过程的出现.利用典型个例的合成分析,对2001年6-8月广东3次季风槽暴雨准双周振荡不同位相大气环流场的共同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它们反映了季风槽暴雨从间歇~开始~旺盛~减弱~结束期大气环流场的演变特征,可为广东季风槽暴雨的中期预报提供参考.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