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低渗油藏裂缝性见水油井堵水酸化技术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吴雄军蒋官澄罗跃赵琳
  • 会议时间:2011-08-19
  • 关键词:低渗油藏 ; 堵水酸化技术 ; 裂缝性见水油井 ; 采收率
  • 作者单位:吴雄军,赵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55)蒋官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55;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育部石油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罗跃(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 母体文献:中国采油工程技术及油田化学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采油工程技术及油田化学技术交流会
  • 会议地点:长沙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TE3;TE6
摘要
低渗油藏开采过程中注水井与油井容易出现裂缝或大孔道沟通,造成油井暴性水淹,并导致整个区块产能下降."弱冻胶+强冻胶+暂堵剂"的组合封堵体系,以多段塞注入方式对裂缝性孔道进行封堵,地层均质性得到改善后进行后续酸化,可达到降水增油的目的.室内实验测定了冻胶体系的基本性能,评价了暂堵剂的溶解性,并采用双管并联岩心流动实验评价了组合封堵体系的选择性封堵性能和堵水酸化联作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封堵体系对高渗透岩心的封堵率大于99%,而对低渗透岩心的渗透率几乎无影响;后续酸化后,高渗岩心的渗透率变化很小,而低渗岩心的渗透率提高30倍以上,且高、低渗岩心渗透率级差越大,酸化效果越好.在长庆油田3口先导性试验井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措施成功率为100%,措施后单井平均日增油2.7t,含水率平均下降42.9%,措施有效时间大于418天,累计增油3260.4t,起到了较好的降水增油效果.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