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潜在蒸散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定量化成因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曹雯申双和段春锋
  • 会议时间:2013-10-23
  • 关键词:潜在蒸散 ; 时空演变 ; 气温变化 ; 定量化成因
  • 作者单位:曹雯(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合肥 230031;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31)申双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段春锋(安徽省气候中心,合肥 230031)
  • 母体文献: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会议地点:南京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S71;P4
摘要
潜在蒸散是区域干湿状况评价、作物需水量估算和水资源合理规划的关键因子.基于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和126个台站1961—2009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估算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潜在蒸散量ET0,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讨论.通过非参数化Sen趋势分析法和M-K统计检验法方法分析潜在蒸散的时间演变规律,并定量探讨了西北地区影响ET0变化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49a来,西北地区ET0的年平均值约为980.63mm,其中夏季的值最大,冬季的值最小.年平均ET0的大值区位于西北日照时数的高值中心,低值区主要位于海拔高,气温低的山区.西北地形和气候的多样性导致多年平均潜在蒸散的变化及其原因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ET0的变化主要归因于风速和气温,而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的作用较小.由于风速的负贡献超过气温的正贡献,导致年平均ET0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四季中,春冬两季的ET0缓慢上升,冬季的变化率是春季的两倍;夏秋两季的ET0有所下降,但只有夏季的变化趋势显著.春、夏、秋三季ET0变化的首要主导因子是风速,而冬季的首要主导因子是气温.空间上,西风带气候区ET0降低主要归因于风速的减小,陕南地区ET0下降主要归因于日照时数的减少,其它地区ET0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气温的增加.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