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异常与东亚中高纬大气环流关系的一些新认识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常蕊张庆云李荣凤
  • 会议时间:2011-11-01
  • 关键词: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 ; 年际变化 ; 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 ; 海洋同化资料
  • 作者单位:常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北京,100081)张庆云,李荣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 母体文献: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会议地点:厦门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根据1958-2001 年SODA 海洋同化资料和NCAR/NCEP 再分析资料,利用等密度面P-矢量计算法,作者分析探讨了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简称STMW)季节演变和年际变化与前期东亚-北太平洋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分析指出:(1)STMW 的体积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季体积最大、强度最强,夏秋逐渐减弱,冬季体积最小、强度最弱。研究进一步指出,STMW 体积的季节变化与西北太平洋中纬地区的海表风应力及净热通量的季节演变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北太平洋中纬度大气环流季节性演变的特征。(2)年际尺度上,夏季STMW 指数具有显著的3 年左右的振荡周期,其年际变化不仅与海洋自身动力过程有关,还与前冬亚-太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引起STMW 形成区风应力动力混合及海表净热通量等因子异常有关:冬季东亚季风环流偏强(弱),STMW 形成区洋面风应力的动力混合作用及海表热力蒸发加强(减弱),使得海洋对流混合加强(减弱),进而加强(抑制)了混合均匀的低位涡水体进入温跃层,随着季节演变,造成夏季STMW 强度加强(减弱)。夏季STMW 强弱年际变化是前期亚-太中高纬大气-海洋相互作用过程的综合反映,前冬东亚环流强弱变化与夏季STMW 强度变化的联系可能是通过东亚环流的强弱变化影响STMW 形成区的动力混合及海表热通量过程实现。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