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地区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的分布及构造意义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毛小林刘绍文徐鸣洁王良书
  • 会议时间:2010-10-17
  • 关键词:岩石圈 ; 有效弹性厚度 ; 分布格局 ; 构造特征
  • 作者单位:毛小林,徐鸣洁,王良书(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210093)刘绍文(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210093)
  • 母体文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
  • 会议地点:宁波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P31
摘要
本文利用1'×1'地形数据以及同精度的由自由空气重力异常校正得到的布格重力异常数据,采用最大熵技术为基础的相关法计算了中国东部地区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的Te值分布呈现出明显的横向非均匀性。结合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从Te值的分布情况还可以得出:鄂尔多斯东部地区高热流可能是受地壳浅层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影响;南黄海地区与华北块体不一致的Te分布以及Te值梯度带与郯庐断裂、南北黄海分界的对应关系,表明其可能原本属于扬子板块;在以贵州为中心的上扬子地区表现出高的Te,表明扬子板块的陆核可能在该区域;以及在华南块体与华北块体交界的中央造山带地区,扬子板块的高Te值有向北延伸趋势,表明在交界处华南块体可能俯冲至华北块体之下。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