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利斯"(0604)暴雨过程不同类型降水云微物理特征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汪亚萍崔晓鹏任晨平余晖
  • 会议时间:2014-11-03
  • 关键词:台风暴雨 ; 过程分析 ; 降水类型 ; 微物理特征 ; 水凝物含量
  • 作者单位:汪亚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崔晓鹏(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任晨平(中国人民解放军94754部队气象台,浙江嘉兴 314013)余晖(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 200030)
  • 会议名称: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P42;P44
摘要
本文利用"碧利斯"(0604)暴雨增幅过程高分辨率数值模拟资料,将降水分成对流降水和层云降水,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降水云微物理特征和过程的差异,探讨了不同类型降水对暴雨增幅的贡献,结果指出:(1)暴雨增幅前,降水基本为层云降水,对流降水只存在于零星的几个小区域,暴雨增幅发生时段,对流降水所占比例较暴雨增幅前有显著增加,平均降水强度达层云降水强度的3倍多.(2)暴雨增幅时段,云系发展更加旺盛,云中各种水凝物含量较增幅前明显增加,其中,对流和层云降水区云中水凝物含量均有一定程度增长,但对流降水区增加更显著:而无论增幅前还是增幅时段,对流降水区云中水凝物含量均要明显大于层云降水区,并且两者的这种差异随着地面降水强度的增强而增大.(3)暴雨增幅前后,对流降水区雨滴的两个主要来源最终均可以追踪到云水,通过云水与大的液相粒子(雨滴)和大的固相粒子(雪)之间、以及大的固相粒子(雪和微)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造成雨滴增长,并最终形成地面降水,而层云降水区中与雨滴形成相关的上述主要云微物理过程明显变弱,但层云降水区中暴雨增幅时段的上述过程又要强于增幅前,说明层云降水对暴雨增幅也有一定贡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