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特大洪涝灾害的气象成因对比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尾兰毛荣方李玉蓉廖才科
  • 会议时间:2010-10-01
  • 关键词:洪涝灾害 ; 气象成因 ; 环流形势 ; 降雨范围 ; 出现时间
  • 作者单位:泰宁县气象局,泰宁 354400
  • 母体文献:福建省科协第十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2010年福建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福建省科协第十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2010年福建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福建宁德
  • 主办单位:福建省科协
  • 语种:chi
摘要
2010年6月18日和7月7日闽西北山区县泰宁相继出现了两场大暴雨至特大暴雨天气(以下分别简称为“6.18”暴雨和“7.7”暴雨),这两场暴雨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强降雨都出现在凌晨到中午,都是北面乡镇雨量大于南面乡镇,且强降水出现时间相对集中、时间短、强度大。本文重点分析这两次大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降雨范围、落区、强度、出现时间等多方面因素,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1、在做类似人暴雨的对外决策性预报服务中要特别重视特殊的地形、地势及溪流分布等因素对暴雨强度及成灾大小的影响。2、这两次暴雨过程都是在副高、高空槽、高低空急流和冷空气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副热带高压的位置、西南急流的水平宽度及切变槽线的垂有结构关系是影响人暴雨时间长短及范围大小的重要因因素,应引起关注。3、暴雨区上空的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的最大中心比特大暴雨发生时间早,分析预报点上空的水汽变化特征及天气系统的配合对灾害天气的预报预誉有指导作用。4、暴雨的强度与高能舌,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高空抽吸作用,垂直上升运动等成正相关关系。5、应用卫星二图资料能实时监测天气系统的生消、发展、移动过程,在短时天气预报中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希望以上分析能够揭示这类暴南过程的本质,为以后类似过程的防洪抗灾气象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