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焦冲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机制初探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志辉张达狄永军阙朝阳马先平杜泽忠
  • 会议时间:2014-10-12
  • 关键词:金矿床 ; 流体包裹体 ; 成矿机制 ; 矿石英 ; 方解石
  • 作者单位:张志辉,杜泽忠(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北京100120)张达,狄永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阙朝阳,马先平(铜陵紫金矿业有限公司,铜陵244100)
  • 母体文献:第五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五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会议地点:长春
  •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应用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P61;TD1
摘要
安徽铜陵焦冲金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铜陵矿集区内,矿体主要赋存在下二叠统栖霞组(P1q)灰岩中.归纳出3个成矿阶段:石英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方解石阶段.作者通过对该矿床含矿石英和方解石进行了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的成矿温度区间分别为410℃~440℃、320℃~350℃和260℃~320℃,从而显示早期的石英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直到晚期的方解石阶段成矿温度呈现逐渐减低的趋势,并根据公式计算其成矿深度约1.5Km,成矿压力400×105Pa.这对深化焦冲金硫矿床理论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