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作物模型的气候变化适应技术模拟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陶生才许吟隆刘珂潘婕杨红龙
  • 会议时间:2011-11-01
  • 关键词:气候变化 ; 适应技术 ; 作物模型 ; 粮食生产
  • 作者单位:陶生才(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深圳,518040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081)许吟隆,刘珂,潘婕(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081)杨红龙(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深圳,518040)
  • 母体文献: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会议地点:厦门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在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观测到的中国的气候变化已比较显著,无论是气候平均态的变化还是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都对粮食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适应气候变化成为当前气候变化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稳产和高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和评价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北方玉米生产的适应技术,对我国的粮食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吉林敦化玉米为例,利用区域气候模式PRECIS (Providing Regional Climate for Impacts Study )输出的气候情景和DSSAT 模型中的核心模块CERES 链接,进行改变播期和品种引进与改良、改变灌溉条件等适应技术和措施的模拟,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对粮食作物产量及产量波动性的影响,评价了采用适应技术和措施后的效果。研究发现:通过采取一定的适应技术或措施,如本研究主要考虑的农艺措施,会降低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加有利影响。相对于粮食产量平均态的变化,粮食产量的波动性更值得关注。尤其是采取综合的适应技术或措施的情况下,粮食产量的波动性将被降低,这将有利于区域粮食生产的稳产高产,有利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作物模型通过调整相应的参数或者模块,可以用来进行适应技术的模拟研究。各区域应结合区域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区域特色的综合适应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加有利影响。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