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宁蒗和彝良地震序列双差重定位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光明王清东朱良
  • 会议时间:2014-10-19
  • 关键词:地震序列 ; 双差重定位法 ; 震源机制 ; 分布规律
  •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地球空间环境和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9
  • 母体文献: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TU3;TP3
摘要
本文首先对由云南省地震局提供波形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仪器响应,带通滤波;计算理论走时;分量旋转;人工挑选信噪比高的波形.然后计算走时差数据.最后进行重定位.宁蒗-盐源地震序列重定位结果:1.定位结果显示,地震序列呈西北-东南走向,与附近永宁断层走向一致,可以认为此次地震是永宁断裂活动的结果,这与胡朝中等(2012)以及常祖峰等(2013)的研究结果一致。2.经重定位后,余震序列明显分成两个部分,西北部分在震中位置、深度分布等均与东南部分有较大差异,我们认为西北方地震群是由于宁蒗-盐源地震诱发与永宁断裂相交的日古鲁-岩瓦断裂产生地震的结果。3.从深度剖面上可以发现,余震序列在西北方向深度浅,在东南方向深度较深,认为破裂沿主震向NW方向单侧扩展,而且符合地震震源机制解中的滑动角。彝良地震序列重定位结果:1.震中:地震群紧缩为条带状,并沿主震震源机制走向(2350)分布;相关数据的定位结果尤其明显,优于目录数据的结果。联合数据与相关数据的结果相差很小;2.震源深度:相关数据的定位结果显示,地震集中在1 Okm以上,主震深度在Skm左右,与u坚等(2013)的研究结果一致。在垂直于主震走向的剖面,地震群出现倾斜,与主震震源机制倾向(630)基本一致。目录数据的结果没有上述趋势,联合数据的结果与相关数据也有较大差异。可见,震源深度的不确定性较震中要大,相关数据的结果应最为可信;3.发震构造:地震群的震中和深度分布都基本与主震震源机制一致,说明彝良地震序列是由右旋走滑兼逆冲断裂引起的。彝良地震序列东侧的石门断裂是一条走向NE倾向NW的右旋走滑兼逆冲断裂,可作为彝良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