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祁连镜铁山铁矿的形成时代与构造背景:来自锆石U-Pb年代学的证据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杨秀清张作衡段士刚刘敏陈杰郭少丰
  • 会议时间:2014-12-12
  • 关键词:铁矿 ; 形成时代 ; 构造特征 ; 成矿年龄
  • 作者单位:杨秀清(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张作衡(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段士刚,刘敏,陈杰(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郭少丰(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全国矿床会议
  • 会议地点:厦门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P61;P59
摘要
本文首次报道了镜铁山BIF夹层(千枚岩)碎屑锆石LA-MC-ICP-MSU-Pb年龄和辉绿岩错石LA-MC-ICP-MSU-Pb年龄,利用这些年龄数据探讨了镜铁山BIF的形成时代与构造背景。本次测试获得的矿体夹层千枚岩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为1331Ma,可能代表了镜铁山BIF的形成时代上限,而辉绿岩的侵位时代(1234-1236Ma)限定了镜铁山BIF形成时代下限。据此,笔者认为镜铁山BIF形成于1236-1331Ma之间,与杨合群和赵东宏利用Sm-Nd法获得的年龄结果((1309±80)Ma)比较一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