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气象条件对滨州海盐生产的利弊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2011 年滨化海源盐业有限公司原盐产量达54 万吨,较上年增产9 万吨,分析增产的原因,气象因素对海盐生产利大于弊,春夏两季气象条件利于海盐生产,秋季条件偏差.有利气象条件:一秋冬持续干旱,蒸发量大,极利于海盐结晶.据统计,2010 年9 月23 日-2011 年2 月21 日降水量只有13.6 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9.7%,为建国以来同期次少值(最少值为1989 年同期降水量12.9 毫米),由于干旱天气使蒸发量多于上年同期,为2011 年春季海盐生产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二春季黄金生产期天气晴好蒸发量大:春季维持晴好天气,降水偏少,降水次数只有8 次,较上年少5 次,塑苫只有3 次;温度回升较快,风力较大,蒸发量较上年偏多100.4 毫米,且春季(3-5 月份)都多于上年同期,同时春季没有出现大风、冰雹、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因此2011 年春季海盐产量较上年有较大提高.三降雨预报准确率较高,塑苫效益好:2011 年降雨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塑苫共29 次,空苫2 次,没有出现漏苫,据统计2011 年是近十年来空、漏苫次数最少的一年,塑苫效益好、服务质量高也是2011 年海盐产量提高的又一因素.四全年灾害性天气发生偏少:春季黄金生产期,无灾害性天气发生;初夏对流性天气较弱,出现几次局部的雷阵雨天气,盐场能及时做好塑苫和雨后的排淡,因而制卤工作顺利,卤水浓度较高.不利气象条件:雨季和秋扫期连阴雨天气较多(但天气预报准确,塑苫及时,影响较小),尤其是秋扫期(9-10 月)蒸发量偏少,对秋盐生产不利.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