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工程移民迁建区地质灾害与防治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刘真殷跃平张清勇
  • 会议时间:2004-09-22
  • 关键词:三峡工程 ; 地质灾害 ; 滑坡 ; 三峡水库
  • 作者单位:刘真,张清勇(三峡建委办公室)殷跃平(中国地质调查局)
  • 母体文献: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研究
  • 会议名称:第四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学术研讨会
  • 会议地点:台北
  • 主办单位:中国水土保持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本文在介绍三峡库区地质条件基础上,回顾了三峡移民迁建区地质工作,重庆市丰都、忠(県系)、开(県系)、万州、云阳、奉节、巫山、及湖北省巴东、秭归和兴山等移民迁建城镇不同程度地受到地质灾害的威胁.本文认为在对灾害地质体改造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的主题,三峡库区库岸防护应该结合沿江地带的开发利用、港口建设、移民安置、滑坡灾害治理综合进行,由于水库移民安置中可建设用地资源的不足,在实施建设中形成了大量的人工切坡,并在开挖的边坡上部和下方大都修建建筑物,人工高边坡的防护和开发利用是库区较为普遍的工程地质问题,同时,三峡库区的城市功能以旅游开发为主,因此,结合边坡整治来实施绿色工程和开发旅游资源非常重要.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可划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为1993年以前,主要以自然地质灾害为主(包括少量人为工程活动);第二阶段为1993年一2003年,由于大规模的移民迁建,出现了大量的高陡边坡和大量的人工弃碴,特别是为数不少的自然滑坡被切脚或拦腰斩断,使部分滑坡出现局部失稳和变形;第三阶段为2003年以后,特别是2003年至2009年期间,由于三峡水库水位将由135米上升至175米,加上第三期约50万移民迁建安置,将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山地灾害.为了防治库区地质灾害,政府投入巨资对三峡库区查明的主要地质灾害进行了治理.目前已查出两岸规模较大的崩滑体达2490多处,此外,还有大小泥石流沟90余条,水库蓄水后水位变化还将诱发新的地质灾害.本文介绍了三峡移民迁建区地质灾害防治情况,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正在实施,可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近期目标是2003年6月135米水位蓄水前,对有重大影响的崩滑体隐患,以及达到175米水位时有重大影响且在蓄水至135米后不能再治理的崩滑体进行有效防治;中期目标是2003年7月至2009年9月到175米水位蓄水前,使已查明蓄水至156米和175米时有重大影响,且在蓄水至135米后不影响治理的崩滑体隐患和移民安置区的崩滑体隐患得到有效防治;远期目标是2009年9月蓄水至175米后,对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进行充分估计和预测、监测和预警预报,使新生的地质灾害得到有效防治.现已对172处崩滑体实施了工程治理,对73处以(県系)城为重点的库岸进行了防护,对移民新城中214处人工高边坡进行了防护.这些措施有效地防治了库区地质灾害.目前,正抓紧开展新一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规划编制,并争取及早实施.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