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高放废物处置库芨芨槽预选场址深部地下水同位素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随着核电的高速发展,中国正面临高放废物安全处置的挑战.目前,深地质处置是国际上普遍接受的高放废物安全处置方案.对于这种方案而言,安全处置高放废物的前提是选择适宜的场址,而场址的适宜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水文地质条件.因为导致处置库有害放射性核素释放和迁移的载体是地下水.所以,水文地质研究成为处置库选址和场址评价的关键内容之一。处置库选址中的水文地质研究主要着眼于地下水在场址区的运移以及如何影响处置库安全等问题。高放废物处置库场址需要低渗透岩体作为处置库围岩,以保障废物的安全隔离。对于低渗透岩体而言,经典和传统的水文地质研究方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同位素技术与其它水文地质方法结合时,却能发挥出良好的作用。本文以目前中国高放废物处置库预选场址之一的岌岌槽场址为例,在野外调查、样品测试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同位素方法在花岗岩体场址水文地质研究中的应用。自2007年起,为评价该场址的水文地质适宜性,在岌岌槽岩体上开展了水文地质调查,并施工了8个钻孔,同时引进先进的钻孔PACKER水文地质试验系统,实现了2个钻孔不同深度的地下水取样,根据地下水环境同位素(δD,δ180,3H和14C)组成特征,结合场址水文地质条件,识别了区内地下水的来源,揭示了控制地下水运移交替速率的主要因素。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