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聚乎更矿区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构造-岩性模式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天然气水合物因其能量密度高、燃烧污染小、数量巨大等特点,被誉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新型接替能源.我国2008-2009年在青海祁连山南缘木里煤田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成为世界上首次在中低纬度冻土区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条件主要包括温压条件、气源条件、沉积条件、构造条件等,其中,构造条件是天然气水合物富集成藏的重要控制因素. 三露天井田烃源岩生烃高峰位于早白垩世晚期-晚白至世早期(100Ma),主干断裂构造形成时间为更新世末期(0.78Ma),永久冻土带的形成时间为全新世(0.012Ma),因此,生烃高峰早于主干断裂形成早于永久冻土带形成,则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必然是先形成气藏后抬升或运移至温压稳定带。因此必须要有良好的生气层、储集层和封盖层。在钻探、物探、测井等野外资料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三露天井田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构造-岩性模式。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