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Nd同位素示踪长江沉积物源汇过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杨守业王晓丹窦衍光韦刚健
  • 会议时间:2013-09-01
  • 关键词:水文地球化学 ; 沉积物 ; 源汇过程 ; 同位素示踪
  • 作者单位:杨守业,王晓丹(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窦衍光(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 266071)韦刚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
  • 母体文献:第十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十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
  • 会议地点:天津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TE1;P73
摘要
长江水系和流域源岩类型要比世界其它大河复杂,水系沉积物也更好地反映了世界风化陆壳的平均组成。相比同样发源于喜马拉雅-青藏高原地区的南亚和东南亚的主要河流,长江的Sr-Nd同位素组成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制约机制和源汇示踪意义。Sr-Nd同位素可以较好地运用于东部边缘海晚第四纪沉积物的物源判别和古环境重建研究。长江干流悬浮物的δ88Sr值较高,酸溶态的δ88Sr值出向下游趋于减小,基本反映了流域内广泛分布的碳酸盐岩的控制;而残渣态的δ88Sr组成基木涵盖了不同基岩和土壤的δ88Sr范围。酸溶态和残渣态的δ88Sr都呈现汛期高于枯季的特征。三峡水库建设对于长江中下游干流沉积物的水沙通量具有显著影响。水库不仅拦截了大量上游侵蚀搬运的沉积物,还改变了长江干流的水循环,进而影响到下游入河口悬浮物同位素组成特征。总体而言,长江干流悬浮颗粒物的地球化学组成具有复杂的空间和季节尺度变化特征,主要受控于自然的流域源岩组成、化学风化、季风降雨和水动力分选等因素,而人类活动如水库建设等也有重要影响,值得今后研究深入关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