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带生态价值估算及生态效应的定量分析研究--以第二松花江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付波霖
  • 会议时间:2014-11-21
  • 关键词:环境管理 ; 河岸带 ; 土地利用 ; 生态系统 ; 服务价值 ; 生态效应
  •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母体文献:第六届全国地理信息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六届全国地理信息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 会议地点:南京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X14;P94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和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与效用.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对于人类活动胁迫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响应与反馈逐渐成为生态系统价值研究的一个重点.河岸带作为水陆生态系统的交错地带,具有生态脆弱性、生物多样性、变化周期性和人类活动频繁性的特点,在强烈的人类活动下,河岸带已经成为区域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最为敏感、影响最为深刻的地理单元.因此,在当前我国河岸带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的背景下,研究河岸带在土地利用变化胁迫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响应状况,对河岸带乃至整个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应用RS和GIS技术,构建了适用于河岸带的二级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并从两个尺度定量估算1986-2011年第二松花江河岸带生态服务价值量;构建生态效应评价模型从两个方面定量评价了土地利用变化所产生的生态效应。 以河岸带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和NDVI为转换系数,经过全国一流域县市一河岸带3级尺度转化,构建了适用于河岸带二级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服务价值系数,结合1986-2011年5期的LUCC数据集估算了河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同时,在时间序列的2个尺度(单个土地利用类型的价值量和总的价值量)定量分析生态价值量的变化并在空间上呈现了河岸带生态服务价值量的空间结构。 通过构建的生态效应指数模型,从两个角度定量估算了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所产生的生态效应:生态效应指数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所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量变化的贡献率,生态效应度则定量评价了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所产生的绝对生态服务价值量。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