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北麓主要河流阶地形成与特大地震发生的响应关系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杨晓平李安黄伟亮
  • 会议时间:2011-10-17
  • 关键词:地震地质学 ; 河流阶地 ; 构造特征 ; 地震响应
  •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29
  • 母体文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
  • 会议地点:长沙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天山北麓的乌鲁木齐坳陷中—新生代沉积厚度达12000m,沉积中心由东到西迁移。坳陷中发育3排中—新生代逆断裂—褶皱带,自南向北分别称为山麓逆断裂—褶皱带、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逆断裂—褶皱带和独山子—安集海逆断裂—褶皱带,每排褶皱带中又包含多个逆断裂—褶皱。其中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逆断裂—褶皱带和独山子—安集海逆断裂—褶皱带分别简称为玛纳斯逆断裂—褶皱带和独山子逆断裂—褶皱带,它们均是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逆断裂—褶皱带。1906年玛纳斯7.7级地震在玛纳斯活动逆断裂—褶皱带中产生地表破裂和同震褶皱隆起。奎屯河和玛纳斯河分别横切独山子背斜和玛纳斯背斜,在背斜区分别形成7级和6级基座阶地,为晚第四纪以来独山子背斜和玛纳斯背斜褶皱隆起的构造地貌标志。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