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松辽盆地白垩纪海侵发生的期次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胡建芳刘美羽彭平安宋建中万晓樵王成善
  • 会议时间:2013-11-01
  • 关键词:古地质学 ; 海侵期次 ; 演变规律 ; 白垩纪 ; 松辽盆地
  • 作者单位:胡建芳,彭平安,宋建中(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40)刘美羽,万晓樵,王成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
  • 母体文献: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会议地点:珠海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获取的松科1井的特征分子标志化合物的定性、定量研究,检测出了一系列的C30甾烷,包括甲藻甾烷、24-正丙基胆甾烷、24-异丙基胆甾烷。其中24-异丙基胆甾烷是海洋海绵的分子化石,24-正丙基胆甾烷是海相藻类的分子标志物,这三类化合物的同时检出,进一步为松辽盆地海侵事件提供了证据。白垩纪松辽盆地青山口组和嫩江组发生了海侵,但海侵的程度存在一定的波动,青山口一至二段海侵的程度相对较小,嫩江组一、二段海侵的程度更大,且是多期次的。峰值显示在嫩江组一、二段松辽盆地发生了7次(期)不同程度的海侵。这些研究结果将可以用来计算白垩纪松辽盆地海侵持续的时间,有利于同全球海洋记录的古气候/环境事件进行对比,更好地探讨中国晚中生代古气候/环境演变的规律和机制。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