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早涝急转气候特征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程智罗连升丁小俊
  • 会议时间:2011-04-27
  • 关键词:淮河流域 ; 旱涝急转现象 ; 气候特征 ; 机理分析
  • 作者单位:安徽省气候中心,合肥 230031
  • 母体文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暨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暨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2010年度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国家气候中心
  • 语种:chi
摘要
干旱和洪涝是淮河流域常见的气象灾害,由于淮河流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年内分布不均,5~7月在气候平均上是降水迅速增加的时段,由于过渡带独特的气候特点,若前期我国淮河流域降水持续偏少产生干旱,而后期环流调整导致淮河流域爆发暴雨过程,形成洪涝或内涝,则称之为旱涝急转现象。由于淮河水系的脆弱性,旱涝急转使短时间内水位迅速上升,如果不能及时预报出来并在短时间内调整防汛抗旱的工作重心,则会给流域的人民造成巨大威胁。而以往对淮河流域降水以及洪涝特征已有不少研究,但针对整个流域旱涝的季节内变化关注较少,为应对这一灾害,需要利用一种客观的旱涝指数判断旱涝,并结合灾情数据进行佐证,挑选出旱涝急转年份,通过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找出易发区,分析水位变化情况,并找出其年代际和年内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为预报出突然发生的强降水,需要分析旱涝急转事件首场暴雨发生时的大气环流形势。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