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油气调查技术在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实践及其发展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春林庞雄奇梅海DanielHitzman张艳萍
  • 会议时间:2009-10-19
  • 关键词:油气勘探 ; 隐蔽油气藏 ; 微生物油气调查技术
  • 作者单位:张春林,张艳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北京102249)庞雄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49)梅海(盎亿泰地质微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102200)DanielHitzman(美国地质微生物技术公司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74051)
  • 母体文献:第五届油气成藏机理与油气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五届油气成藏机理与油气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隐蔽油气藏历来就是勘探的难点,存在隐蔽圈闭识别难的问题,目前主要采用地质分析与物探技术相结合进行圈闭的识别与储层的预测。这样的勘探流程周期长、勘探投入大,而且地震技术有时会遭遇一些外部因素的限制,因此可以补充一种勘探周期短、费用不高,对隐蔽油气藏的识别有效的技术——微生物油气调查技术(MOST)。该技术避开圈闭的识别,转而寻找富集于圈闭内的烃类流体。在隐蔽油气藏勘探方面取得了成功的实践:(1)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岩性生物气藏的MOST勘探试验表明岩性气藏上方土壤中的甲烷氧化菌浓度高于非气藏区,而且探井试气产量与其上方微生物浓度呈显著正相关;(2) Fort Worth盆地的MOST勘探结果发现研究区构造圈闭上方微生物响应不强烈,反而向斜的上方微生物异常强烈,最后钻探发现了向斜油气藏,而构造圈闭合油气性较差;(3)俄克拉荷马州Osage县境内试验地震技术与MOST技术相结合的勘探模式,三维地震识别出了河道砂储层最发育的部位,MOST结果显示该部位微生物响应最强烈,最后在微生物最发育部位钻探发现了高产的河道砂体岩性气藏。勘探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表明微生物油气调查技术需要在轻烃微渗漏原理、微生物发育的影响因素、微生物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微生物数据的地质解释四个关键环节继续研究、改进和完善。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