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玛拉克河流域盛夏最大可能融雪雪量估算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傅华肖继东杨志华李聪沙依然
  • 会议时间:2011-11-01
  • 关键词:融雪雪量估算 ; 洪水预测 ; 雪水当量
  •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 母体文献: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会议地点:厦门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库玛拉克河流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天山南坡,在国内部分位于东经79 o10 ˊ44 ″~80 o07 ˊ29 ″,北纬41 o09 ˊ59 ″~41 o54 ˊ16 ″之间,流经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进入我国,流域地形由北向南倾斜,形状呈扇状,干流全长293km 。北部高山山区,海拔在4500m 以上,山势巍峨、高峰林立,区域内终年积雪,山谷冰川十分发育,素有天山冰川中心之称。在流域的入境处至吐木秀克河段自上而下规划有大石峡水库、小石峡水库等电站。其中,大石峡水库是库玛拉克河在我国境内河段上的龙头水库,具有年调节性能,承担着灌溉、防洪、生态保护和发电等综合利用任务。因此,冰雪的积累与消融在当地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冰雪量的多寡直接影响着区域绿洲存亡、湖泊消涨、生态演替、气候变化等。利用2002-2008 年6-9 月EOS/MODIS 卫星晴空资料,计算分析了融雪期库玛拉克河流域的积雪面积、覆盖率、雪深及雪水量;利用气象、水文台站的观测资料,对2002-2008 年积雪变化与气象因子间的相互关系,1990-2008 年15 次洪峰时间段内最高温度的有效作用时间和12 小时降水的有效影响时间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 2002-2008 年盛夏库玛拉克河流域高温融雪的主导作用比较明显,当流域内山区积雪量在5.5 亿立方米以上、0 ℃层平均高度上升到4500m 以上并且能维持4 天,库玛拉克河流域融雪型洪水的融雪量可达1.8 —10.3 亿立方米,夏季0 ℃层高度的变化可作为融雪型洪水预测的较好指标。2002 —2008 年这个历史时期实际积雪融化后产生的雪水当量9.88 ×108吨,全部融化后产生的最大可能雪水当量小于11.18 ×10 8吨;这个历史时期理论最大可能积雪融化后产生的雪水当量为17.55 ×10 8吨,全部融化后产生的雪水当量小于17.75 ×10 8吨。估算实际融化和理论融化的雪水当量,可为积雪融化后产生的最大洪水量估算提供数据支持。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