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处理区域环境污染对人类遗传毒性研究-初步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目的:对长期居住在天津市某镇电子垃圾处理较集中的三个村庄的居民进行细胞遗传学研究,分析电子垃圾污染物对人体的损伤效应.方法:在当地居民中随机选择171位村民进行染色体畸变(CA)和胞浆阻滞微核(CBMN)分析,并进行彗星分析检测DNA损伤.选取与该镇毗邻区域且从未接触电子垃圾处理的30位村民(男女各半)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染色体总畸变率5.50%,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核率暴露组16.99‰,对照组3.47‰,P<0.01,有显著性差异;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尾部DNA百分含量(TDNA%)、尾矩(TM)、Olive尾矩(OTM)均呈显著性差异P<0.01.女性的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和DNA损伤水平均明显高于男性.结论:电子垃圾污染物是潜在的遗传诱变剂,能够造成污染人群的细胞遗传学损伤,不能忽视其对当代及其子代健康的有害影响.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