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黑山铜镍硫化物含矿岩体橄榄石成因探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颉炜宋谢炎邓宇峰陈列锰
  • 会议时间:2013-10-17
  • 关键词:铜镍硫化物矿床 ; 橄榄石 ; 成矿模式 ; 模拟计算 ; 甘肃黑山
  • 作者单位:颉炜(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宋谢炎,邓宇峰,陈列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
  • 母体文献: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昆明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TD8;S56
摘要
黑山含铜镍硫化物矿床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北山褶皱带东部.黑山岩体中橄榄石Fo值为80.5~87%,属贵橄榄石,其Ni含量为1070~3461ppm。在Xie et al.(2012)计算的黑山母岩浆基础上,利用该母岩浆成分MgO,FeO,Si02等成分以及辉长岩冷凝边的Cr203,Ni0等成分,借助“MELTS”软件,进一步厘定了黑山母岩浆为高镁玄武岩浆。计算结果稍高于Xie et al.(2012)计算的母岩浆成分以及辉长岩脉冷凝边的成分,但稍低于Barnes et al.(in press)提出的高镁玄武岩岩浆成分。模拟计算表明,硫化物熔离与橄榄石结晶几乎同时发生,橄榄石与硫化物的最小质量比约为20:1。1号矿体及矿化体的橄榄石比4号矿体更富Mg和Ni,并且还呈现非常好的负相关关系,表明这些橄榄石与硫化物发生了不同程度的Fe-Ni交换,而与其发生Fe-Ni交换的硫化物更富Ni以及共生的岩浆更为原始。这很可能是因为黑山岩体形成于开放的岩浆通道系统,早期融离的硫化物与后续的新鲜的硫不饱和岩浆发生反应,使得该类硫化物含量减少但硫化物中的金属元素含量增高从而形成1号矿体及矿化体所导致的。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