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平衡的耕地保有量预测研究--以重庆市开县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1)研究背景: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自然资源,而耕地资源又是土地资源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耕地保有量作为耕地保护的硬性指标,通过对其预测的研究可为区域规划和耕地保护提供有效依据,而当前对我国耕地保有量变化和预测的研究多集中在大尺度和宏观层面,缺乏对小尺度层面的分析,现有研究方法多以定性为主,定量研究较少,人为主观因素较多,严重影响预测的精度.重庆市直辖以来,建设用地需求量急剧增加,耕地面积减少,部分耕地非农化趋势不可逆转,2007年6月7日,国务院将重庆市列为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对于重庆来说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在城镇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建设用地的增加,耕地的占用将不可避免,耕地保护面临新的挑战,对耕地保有量的预测既可以为耕地保护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依据,也可为重庆市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供有利条件。(2)研究目的:本文选取重庆市开县为研究点,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开县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将导致耕地不断减少,1997-2005年耕地面积从102266.50公顷减少到90094.35公顷,减少了12172.15公顷,全县人均耕地面积0.078公顷,低于同期全国人均水平0.094公顷,开县其他土地开发难度较高,其他土地中开发潜力较大的荒草地占18378.4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63%,未来开县耕地保护的形势愈加严峻。本文将从开县2005年耕地存量入手,对重庆市开县规划目标年耕地保有量进行预测,通过对比分析三种方法的优劣,最后得出较为精确的重庆市开县规划中期2010年和规划目标年2020年的耕地保有量。(3)指标选取:本文将以2005年为基期年,选取人口、人均粮食消费水平、粮食单产,粮食作物复种指数、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灾毁占用耕地等指标。(4)研究方法:采用回归分析预测法、指数回归预测模型、灰色系统模型法、综合增长法等数学方法。(5)研究结论:①基于粮食安全:通过分析开县统计年鉴中粮食统计资料和人口资料,得出开县粮食自给率水平,可以预测出开县在系统平衡下的耕地保有量,这是从粮食安全角度出发考虑的,却忽略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用地的需求,不适合将其作为规划目标年耕地保有量,耕地保有量预测值为:到2010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85217.00公顷,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80730公顷;②基于系统平衡:在基于粮食安全角度的基础上,采用预留法考虑规划期内耕地增减变化后得到规划目标年的耕地保有量,耕地增加:土地复垦、土地开发、土地整理,耕地减少的情况:建设用地占用、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和灾毁面积,该方法考虑较为周全,综合考虑了各方利益得出的耕地保有量预测值为:到2010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84257.43公顷,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9726.68公顷;③基于灰色系统模型法:由于开县耕地历史数据不是很充分,其预测结果与前两个预测结果存在有差异,但可以作为参考,预测值为:到2010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88457.33公顷,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8426.58公顷。所以可以采用基于系统平衡方法得出的结果作为2010年和2020年重庆市开县的耕地保有量,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