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村地区电视气象科普策略探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罗桂湘陈阳李斌喜
  • 会议时间:2011-11-01
  • 关键词:农村地区 ; 防灾减灾 ; 气象服务 ; 传播策略 ; 电视气象科普
  • 作者单位:罗桂湘,陈阳(广西气象影视中心,南宁,530022)李斌喜(钦州市气象局,钦州,535000))
  • 母体文献: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会议地点:厦门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农村地区设施欠完善,农村居民防灾避灾知识缺乏,他们成为受气象灾害影响最大的群体。广西是我国气象灾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农村居民和少数民族群众占很大的比例,气象科普有助于增进他们对气象预报警报信息的理解、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避险能力。本文分析了广西农村地区对气象信息的接收特性和广西在电视气象科普方面进行的有益尝试,并对进一步优化农村地区的电视气象科普策略提出建议,以期实现气象信息传播效益最大化,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2006 年和2009 年,广西调研表明,在人们接收气象信息的各种途径中,电视都以超过80%的高选择率保持着冠军地位,而且农村居民对电视的选择率比城镇居民还要高9%,76.3%的农村居民每周收看天气预报5~7 d,对气象信息的关注度极高。电视在农村地区较高的普及率以及图文并茂的收视特性使它成为气象科普的良好载体。近年来,广西针对农村地区气象灾害发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影响区域和不同的服务对象,合理安排电视科普内容和本土化的传播方式,进行差异化传播,在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中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进一步优化农村地区的电视气象科普策略提出建议:在电视气象科普过程中,要在深入调研、了解群众需求的基础上,研制通俗性、可视性和本地性强的科普作品,并注重科学性与趣味性、艺术性的统一,适当体现本土特色、民族特色。在信息编码时充分考虑群众的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和展示,多使用直观的图表、教具,内容最好编成简单易记的顺口溜或者山歌等,还可以加上壮语和粤语等方言的配音,方便群众收听收看,帮助他们理解气象信息、提高防灾避险能力。此外,还提倡将电视气象科普与其他科普方式联动、多媒体优势互补,实现全方位的立体传播体系,形成强大的科普传播力量。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