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面北侧冷气团中连续降雹的环境场特征及成因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本文对2009年2月24日至3月5日我国南方锋面北侧冷气团中连续冰雹天气过程的特点、环流形势和环境场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这次冰雹过程是发生在我国南方典型的连阴雨天气形势背景下,欧亚中高纬度为两槽一脊形势,副热带高压偏强、中南[印]半岛为低槽区,高原有5次短波槽东移,中层700hPa暖湿气流势力强盛.冰雹发生在地面静止锋面北侧冷气团中,距锋面有300-600km.这种冰雹天气属于高架对流,不同于一般的夏季对流,其冰雹环境场特征有:(1)上千下湿;(2)中低层存在强锋区(平均达14℃/5个纬度)和850~700hPa显著逆温;(3)中层700hPa≥20m/s的西南急流超过1000km;(4)850~700hPa有很强的风垂直切变,风矢量差达到16~20m/s;(5) 700~500hPa温度差大,平均达到16℃以上;(6)较低的0℃层高度(4km以下).中层强西南暖湿气流在强锋区上抬升,当低槽移过强锋区上空时,锋面坡度变陡,湿位涡的斜压项负的MPV2绝对值增大(或锋区加强),上升运动加强,形成了我国南方的典型"高架"雷暴,有利于冰胚在对流层中层增长而形成冰雹.针对这些特征,给出了这类冰雹的预报着眼点和判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