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贾公台金矿碲化物的发现及其意义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刘博戴霜汪禄波张莉莉
  • 会议时间:2014-10-19
  • 关键词:金矿床 ; 碲化物 ; 地质构造 ; 贾公台地区
  •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 甘肃兰州 730000
  • 母体文献: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P61;TQ1
摘要
甘肃贾公台金矿床位于南祁连党河南山东段,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秦祁昆造山系中—南祁连弧盆系南祁连岩浆弧,属南祁连多金属成矿亚带,是该地区目前发现的最具代表性的金矿床之一.由于地处高寒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研究程度较低,已有的研究认为贾公台金矿床为金-银矿床,矿石中金主要以自然金和银金矿的形式存在.通过显微观察与电子探针结果分析,笔者首次在矿石中发现了大量蹄化物的存在,包括蹄银矿、蹄金银矿、蹄铅矿、蹄铋矿、和蹄金矿,蹄化物主要产于早期生成的黄铁矿粒间及其裂隙中,或包含在黄铁矿内,小部分产于黄铁矿与石英等脉石矿物的粒间孔隙内。矿石中也存在大量自然金颗粒,产于黄铁矿、石英裂隙中,或与蹄化物共生。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该矿床内自然金的w(Au)为82.78%~95.21%,w(Ag)为3.4%~16.32%,为含银自然金,成色为832-965.蹄化物组合的发现指示贾公台金矿床或为Au-Ag-Te型金矿,属于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且蹄化物一般出现在金矿中靠近矿体的上部,暗示该金矿向深部找矿具有重大的潜力。鉴于蹄化物与金之间关系密切,认为贾公台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具有深成幔源的信息,同时对矿床成因以及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提供了新的方向,对该地区的找矿突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