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外浅层轻质油藏形成机理分析——以准噶尔西缘车排子凸起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沈扬
  • 会议时间:2006-10-14
  • 关键词:准噶尔 ; 源外浅层油藏 ; 轻质油藏 ; 隐蔽油气藏 ; 成藏机理
  •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 母体文献:第四届油气成藏机理与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四届油气成藏机理与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一般认为远离生烃灶的源外浅层的油气输导条件和保存条件不好,较难成藏,因而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隆起车排子地区,长期以来对其评价不高,勘探也一直徘徊不前。笔者利用新的资料,对其成藏条件进行了再分析。车排子地区长期处于隆起状态,为周围深洼区的油气提供了有利的"聚油背景"。该区断裂发育,主断裂可作为油源断裂,小断裂作为油藏断裂,有利于油气的运移和成藏。通过地球化学对比,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轻质油源于侏罗系烃源岩,昌吉凹陷是其最重要的烃源区。J/K不整合面、红车断裂、沙湾组中下段厚砂层构成了。网毯式"输导网络,形成高效的输导体系,为油气长距离快速运移创造了条件。地层倾向的变化、红车断裂的"断裂堤坝"效应和毯状厚砂层的高效横向输导的共同作用使得油气方向不是直线型,而由自东南向西北,再折向北方的折线型。多期成藏和多期破坏是车排子地区稀稠油反序分布的重要原因。由于上覆泥岩盖层快速埋藏、侏罗系油气充注时间晚、速度快以及"慢撒气"效应使得处于浅层的排2油藏出现油轻气少、轻烃组分缺乏的特殊现象。该区的油气成藏模式归纳为。多源长距供油、网毯阶梯输导、多期动态成藏"。车排子中北部地区多期扇三角洲水下分支河道及在湖浪改造作用下形成的滩坝砂体是最有利的勘探目标。因此,远离生烃灶的源外浅层地区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是可以成藏的,甚至可以出现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轻质油藏。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