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疆地区上二叠统烃源岩中的短链甾烷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作栋梁明亮钱宇王有孝
  • 会议时间:2013-11-01
  • 关键词:烃源岩 ; 短链甾烷 ;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环境 ; 东疆地区
  • 作者单位:王作栋,王有孝(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00)梁明亮,钱宇(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0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 母体文献: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会议地点:珠海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K25;TQ9
摘要
为了研究东疆地区主要盆地上二叠统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对三塘湖盆地和准噶尔盆上二叠统芦草沟组和平地泉组的6块烃源岩抽提物的饱和烃进行了GC-MS分析,样品的基础地球化学参数显示,样品的有机碳含量高,普遍大于5.0%,镜质体反射率Ro(%)值小于0.65%,TMAX值分布在425-444oC,表明样品有机质演化程度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 在6个东疆上二叠统烃源岩样品饱和烃馏分m/z217质量色谱图中,均能检测到相对丰度不同但明显存在的C19-21~C26短链甾烷。其中孕甾烷(C21)、升孕甾烷(C22)相对丰度较高,C19~C20,C23~C26等短链出烷相对丰度较低。和规则甾烷相比,所有样品短链出烷的相对丰度均较低。 样品的热解参数及饱和烃地球化学特征均表明,研究样品为湖相优质低熟烃源岩的特征。东疆二叠系烃源岩中完整系列短链甾烷的检出,可能与海棉、红藻和粘球形藻等低等水生生物和微生物的共同发育有关,这些生物的原始有机质在经历生物降解后赋存于厌氧还原的底层水体中。研究表明,这些短链甾烷系列化合物的形成,不是热作用下烷基侧链发生的化学键断裂,而是特殊沉积环境中微生物及其对有机质改造的产物,可能是细菌微生物的改造使甾烷的侧链发生断裂并被保存下来,或二者兼而有之。从位于不同盆地的相同(近)地层中检出的这些特殊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别是短链甾烷的检出,表明在东疆地区主要盆地,中上二叠系的沉积环境具有很大相似性。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