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景观动态对土壤侵蚀影响研究——以德惠市黑土典型区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崔海山张柏
  • 会议时间:2004-11-01
  • 关键词:遥感 ; GIS ; 德惠市黑土 ; 景观动态 ; 土壤侵蚀
  • 作者单位:崔海山(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张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
  • 母体文献: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
  • 会议名称: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南京
  •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黑土具有深厚的腐殖质层,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学特性,是土壤中的精品,辽阔的黑土区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经过人类几百年的开垦,黑土资源出现了明显的退化现象,黑土侵蚀程度明显严重于同区域其它土壤,已对黑土数量安全和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因此,了解和掌握黑土景观动态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对充分利用和保护黑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并充分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剖析了德惠市黑土景观动态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从景观类型面积和景观格局角度分析了1995~2000年间的景观动态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揭示了德惠市黑土不同景观类型下不同侵蚀强度黑土侵蚀率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景观类型对黑土不同侵蚀强度贡献率的变化规律.通过局部景观动态和土壤侵蚀动态空间一一对应分析,揭示了景观动态对土壤侵蚀动态的可能影响,即水田转为旱地、林地转为旱地可能会加速土壤侵蚀的发展;旱地转为水田、草地转为旱地可能会导致土壤侵蚀逆转.基于全局面积变化分析表明,德惠市黑土景观类型的总体转化方向是,旱地、林地、草地、水域、和沼泽景观向水田和居工地景观转移,而相应的土壤侵蚀沿着中度侵蚀→轻度侵蚀→无侵蚀方向转化.从景观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分析了德惠市黑土区5年来景观格局动态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揭示了德惠市黑土侵蚀区侵蚀斑块的破碎化程度、分维数、平均最近距离指数变化与侵蚀区景观及景观类型相应指数变化的关系.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