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景观的流变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胡牧
  • 关键词:乡村文化 ; 文化景观 ; 侗族河歌 ; 张力 ; 传统文化
  • 中文刊名:SHKJ
  •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tist
  • 机构: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05
  • 出版单位:社会科学家
  • 年:2019
  • 期:No.262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侗族河歌研究”(批准号:15XMZ092);; 重庆市博士后科研项目特别资助“流域人类学视野下的侗族河歌研究”(资助编号xm2017067)
  • 语种:中文;
  • 页:SHKJ201902013
  • 页数:5
  • CN:02
  • ISSN:45-1008/C
  • 分类号:91-95
摘要
乡村文化景观在历史中生成并延续至今,在新时代完成了它的现代转换,呈现出多姿多样的色彩。立足比较视野、历史逻辑、时代背景和田野调查,研究乡村文化景观的特征、新变及其原因,辩证看待乡村文化景观流变的两重性等问题。
        
引文
[1]王文光,李晓斌.百越民族发展演变史:从越、僚到壮侗语族各民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24.
    [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0.
    [3](英)罗素(Russell,B.)何兆武,李约瑟.西方哲学史(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56.
    [4]石开忠.侗族鼓楼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145.
    [5]黄秉生,袁鼎生.民族生态审美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9.
    [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2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