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回族服饰纹样生成的文化心理投射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n Analysis of the Generation of the Dress Decorative Patterns of the Hui Nationality in Xinjia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Projection Mechanism
  • 作者:王晓玲
  • 英文作者:Wang Xiaoling;
  • 关键词:新疆回族 ; 服饰纹样 ; 文化心理 ; 投射机制
  • 英文关键词:Hui nationality in Xinjiang;;dress decorative patterns;;cultural psychology;;projection mechanism
  • 中文刊名:SAGA
  • 英文刊名:Northwestern Journal of Ethnology
  • 机构: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昌吉学院美术系;
  • 出版日期:2016-02-15
  • 出版单位:西北民族研究
  • 年:2016
  • 期:No.88
  • 基金:新疆师范大学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疆民族民间美术研究中心的课题“新疆回族服饰纹样研究”(编号:040813C02)的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SAGA201601018
  • 页数:7
  • CN:01
  • ISSN:62-1035/D
  • 分类号:83+150-155
摘要
新疆回族服饰纹样具有不同于内地其他回族服饰纹样的特点。文章采用心理投射机制理论,从回族进疆的迁徙方式和多民族服饰文化氛围两个方面,剖析民族文化心理投射对服饰纹样生成所起的独特作用。
        The dress decorative patterns/lines of the Hui nationality in 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 have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that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other Hui nationalities in the mainland China. This paper, by adopting the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projection mechanism, explores to parse the peculiar effects of the psychological projection from the national culture on the generation of the dress decorative patterns/lines of the Hui nationality from two aspects: the migration modes into Xinjiang and the multi-national costume culture atmosphere.
引文
(1)“逆迁徙”主要指阿拉伯、波斯、中亚、小亚细亚人的后裔在甘肃、山西、广东、福建等地形成回族以后,在清代,从陕、甘、青、晋等地逆向迁徙至新疆的回族迁徙行为。在唐宋元明史上,阿拉伯、波斯、中亚、小亚细亚人大多是经过西域到达甘肃、陕西等地生活的,除了军屯遣犯等,很少出现大批少数民族从内地迁往西域的情况。因此,把清代以降内地回族大批迁往新疆的行为称为“逆迁徙”。
    (2)陶红《回族服饰文化》《回族服饰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回族服饰文化与伊斯兰教》,杨文林《回族服饰历史变迁及各时期特征分析》,陶萌萌《北京回族服饰文化研究》,杨楠《对回族妇女戴盖头的习俗及其文化内涵的分析》,古燕昕《回族传统服饰》,马振林《回族传统服饰》,洪梅香《回族服饰》,茆先云《回族服饰探究》,谷文双《回族服饰习俗漫谈》,党艳红《寻找回族服饰的“魂”》,王潇莉《寓意深重的回族服饰》,李有智《“白帽”与回汉民族头饰上反映出的文化心理差异》《保护回族服饰留住过往记忆》,洪琦《陈绘芳妙手裁剪回族服饰梦成真》,赵婵莉《打造自主品牌挖掘回族服装服饰之魂》,苏静《当代八坊回族妇女嫁衣的人类学考察》,刘伟《回族白帽与盖头》,武晓瑜《回族服饰亮出来》,赛里迈·桂莉梅《回族妇女盖头文化浅谈》,吴少男《回族舞蹈、服饰展演具有里程碑意义》,李茜《历时性和共时性视角下的阿拉伯服饰特点及其价值取向分析》,张继文《两大文化脉络影响下的回族婚服特征探讨》,毕亦痴《甪直乡村妇女传统服饰特色及其对现代服饰设计的启示》,马正国《论甘肃临夏回族舞蹈服饰的发展》,杨焰《论回族服饰中的宗教因素》《麦丽燕茁壮成长的民族服饰》,赵耀锋《宁夏民族服饰文化融合探微》《浅论回族服饰的民俗审美情趣---以贵德县回族服饰为例》,杨莉《浅谈回族服饰在舞台上的演变》,程鸣《浅探回族服饰特点》,金婷《浅析回族服饰的文化象征性》,白世业《试论回族的服饰文化》,吴俊《首届中国宁夏回族服饰回族舞蹈展演异彩纷呈》,刘军《伊斯兰教与回族服饰文化》,马静《异彩纷呈的回族服饰》《银川回族服饰惊艳世界宗教文化展》,毕发认《云南回族服饰》,艾少伟《中国回族文化资源的异质性与空间生产的多样性--以开封市为例》,马中良《中国回族穆斯林服饰艺术面面观》,吴淑晶《宗教与民族服饰的关系---解析伊斯兰教对回族服饰的影响》,福尔卜《民族民俗文化之苑---青海回族服饰文化》等。
    (1)阿达莱提·图尔荪《维吾尔族和回族妇女盖头之比较》,刘鑫渝《论新疆伊犁回族的涵化和文化适应》,王继平《论新疆少数民族服饰的社会文化功能》,郭平建《我国西北地区回族服饰文化发展趋势调研报告》,赵婵莉《我区将推广12种新款回族头饰》,杨学仁《西北回族穆斯林的服饰》,林盛明《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
    (2)阿依夏木·肉孜,周晓红.哈密回族的来源与清真寺[J].中国穆斯林.2009,(7):51.
    (3)杨志玖.元史三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47-148.
    (4)元史·兵制(卷九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6.2508.
    (5)元史·食货志(卷九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l976.2356.
    (6)新疆乌鲁木齐清真寺的命名真实地反映了“逆迁徙”来疆的回族之来源。韩军.议乌鲁木齐清真寺的寺名[J].中国穆斯林.1990.2:27:“解放前乌鲁木齐市区内有23座回族清真寺,通常称为23坊,其中用省、地、县名取名的就有13座,即陕西寺、陕西老坊寺、邠州寺、凤翔寺、宁固寺、固原寺、兰州寺(兰平寺)、肃州寺、永登寺、河州寺、青海寺、绥远(包头、呼和浩特)寺、巴里坤寺等。”哈密也有陕西大寺,因其创建者为陕西驻哈密的回民军而得名。伊宁市的陕西回族大寺、俄罗斯的陕西村由西安、宝鸡和伊犁“逆迁徙”而至的回族捐建或形成。乌鲁木齐撒拉寺是居住在该市的撒拉族捐建的清真寺。其他的回族清真寺,有用街道名、地方名或方位名的,如河坝沿寺等。昌吉、焉耆也有陕西寺、肃州寺、西河寺等名称,分别指“逆迁徙”进疆的回族来自陕西、青海、甘肃黄河西岸等地。
    (1)肖旭.社会心理学[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165.
    (2)陶红,白洁,任薇娜.回族服饰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130.
    (3)阿达莱提·图尔荪《维吾尔族和回族妇女盖头之比较》,刘鑫渝《论新疆伊犁回族的涵化和文化适应》,王继平《论新疆少数民族服饰的社会文化功能》,郭平建《我国西北地区回族服饰文化发展趋势调研报告》,赵婵莉《我区将推广12种新款回族头饰》,杨学仁《西北回族穆斯林的服饰》,林盛明《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
    (4)“陵阳公样”即用对称形式结构的纹样,也是唐代织锦中经常采用并有特色的图案形式。唐太宗时,益州(今四川省)大行台检校修造窦师伦组织设计了雉、斗羊、翔凤、游麟等锦、绫新花样。因为窦师伦被封为陵阳公,故这些纹样被称为“陵阳公样”。主要包括双层连珠团窠对兽(禽)纹和宝花团窠对兽(禽)纹。双层连珠团窠对兽(禽)纹流行至盛唐初期,宝花团窠对兽(禽)纹流传甚久。
    (1)黄一.跨文化语境中审美发生研究·摘要[D].山东大学.2009.
    (1)吴淑晶,闫丙娜.宗教与民族服饰的关系---解析伊斯兰教对回族服饰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8):49.
    (2)丁希凡.伊斯兰服饰的审美特征及其表现形式[J].装饰,2005,(12):14.
    (3)张治江,哈吉满敬恒.伊本·哈巴尼所传圣训[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2.437.
    (4)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全国经学院统编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古兰经》基础简明教程(试用本)[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79.
    (5)(6)(7)(8)(9)努尔曼·马贤,伊卜拉欣·马效智.伊斯兰伦理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336-337.
    (1)王晓霞.明末清初回族汉译阿文经典活动与回族民族意识的觉醒[J].学理论.2011,(11):79.80.王胜,何峰.试论儒家哲学思想对回族伊斯兰的三个影响[J].科技信息.2010,(8):768.回族模仿汉族《三字经》编写了《回教女子三字经》,经文曰:“女子们,如珍品,外人见,生坏心;故女子,须遮藏;免见者,怀心肠。”
    (2)黄达远,马应征.新疆回族民族心理的社会调查[J].西北民族论丛.2012,(11):18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