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大学学报与学术共同体的互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Interaction Between University Journal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Academic Community in 1920s and 1930s
  • 作者:陈义报
  • 英文作者:CHEN Yibao;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Huzhou University;
  • 关键词:民国大学学报 ; 学术共同体 ; 互动
  • 英文关键词:University Journal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Academic Community;;Interaction
  • 中文刊名:HZHX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zhou University
  • 机构:湖州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版日期:2019-01-15
  • 出版单位: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年:2019
  • 期:v.41;No.274
  • 基金: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课题(YB35);; 2018年湖州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预研究项目(2018SKYY01)
  • 语种:中文;
  • 页:HZHX201901021
  • 页数:8
  • CN:01
  • ISSN:33-1018/G4
  • 分类号:115-122
摘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大学学报进入黄金发展期。作为现代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大学学报通过引领学术风潮、发现年轻学者、搭建交流平台等多种功用,构建起"公共学术空间",对学术共同体产生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学术共同体也通过学术思潮、学术社群等方式对学报的刊载内容、栏目设置、外在形式等诸多方面产生规约与影响。民国大学学报与学术共同体的这种良性互动,对于现代学术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当下学术期刊也具有借鉴作用。
        In the 1920 sand 1930 s,the University Journal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entered a golden period of developmen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academic journals,those of Universitie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have built up a"public academic space"by leading academic trends,discovering young scholars,and building aplatform for communication,which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academic community.At the same time,the academic community also regulated and influenced the contents,columns and external forms of journals through academic trends of thought and academic communities.Th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University journal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academic community had played a great role i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academia,and also had a reference role for current academic journals.
引文
[1]高平叔.元培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2]黄兴涛,胡文生.论戊戌维新时期中国学术现代转型的整体萌发---兼谈清末民初学术转型的内涵和动力问题[J].清史研究,2005(6).
    [3]刘龙心.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M].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2.
    [4]顾颉刚古史辨(五)[M].顾潮.顾颉刚年谱.北京:中华书局,2011.
    [5]胡适.胡适日记全编(第5册)[M].曹伯言,整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6]陈美延编.陈寅恪集·书信集[M].北京:三联书店,2001.
    [7]顾颉刚.顾颉刚书信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1.
    [8]袁同成.“期刊承认”与“共同体承认”:我国学术知识生产动力机制的“悖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1).
    [9]陈义报.《燕京学报》对学术共同体的构建及对当下学术期刊的启示[J].出版发行研究,2016(1).
    [10]王世杰.创刊弁言[J].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季刊,1930,1(1).
    [11]吴文祺.重新估定国故学之价值[M]//许啸天.国故学讨论集.上海:上海书店,1991.
    [12]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J].国学季刊,1923,1(1).
    [13]徐炳昶.《女师大学术季刊》卷头语[J].女师大学术季刊,1930(1).
    (1)何谓大学学报?主要看学报的生成情况,即看资金、人力来源以及代表性三个方面。从这个角度看,不是说在大学出版的学术期刊就一定是大学学报。比如南高师-东南大学的《学衡》和《史地学报》在文化界和学术界影响很大,但前者是同人刊物,后者是东南大学的史地学会主办,出资人不是学校,也不能代表学校,故而只能算学会或社团学术期刊。大学学报一般是由学校出人和资金主办,能够代表学校学术水平的学术期刊。学报一般是综合性的,比如《清华学报》《燕京学报》,但现代大学学科发展以及学术共同体对专业期刊的要求,有些大学学报以专业期刊面目出现,比如1923年北京大学评议会议案提议“本校发行季刊四种:(1)自然科学。(2)社会科学。(3)国学。(4)文艺。均自本年八月起,每季出一本”。这就有了北京大学《自然科学季刊》《社会科学季刊》《国学季刊》,它们都算作北京大学的学报。后来的武汉大学仿之,也有了武汉大学《文哲季刊》《社会科学季刊》《理科季刊》。
    (1)本文择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段大学学报为标的,原因有二:一是这一时期是民国大学学报的发展黄金期,出现了诸如《国学季刊》《清华学报》《燕京学报》《辅仁学志》等民国学术名刊,其他一批有影响的大学学报也存在于这一时期。二是这一时期其实也是民国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此一时期大学迅猛发展,学术团体不断涌现,留学精英学成归国,学术交往日渐增多。故这一时期大学学报与学术共同体的互动更具有典型性。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