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水利奏报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System of Information Reporting to the Throne Concerning Water Conservancy in the Ming Dynasty
  • 作者:展龙 ; 徐进
  • 英文作者:ZHAN Long;XU Jin;
  • 关键词:明代 ; 水利 ; 水利信息 ; 奏报制度 ; 水利决策
  • 英文关键词:Ming Dynasty;;water conservancy;;water conservancy information;;the system of information reporting to the throne;;water conservancy decision
  • 中文刊名:AFSX
  • 英文刊名:Historical Research in Anhui
  • 机构: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7-15
  • 出版单位:安徽史学
  • 年:2019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代奏议制度与国家治理研究”(18BZS066);; 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河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AFSX201904004
  • 页数:12
  • CN:04
  • ISSN:34-1008/K
  • 分类号:37-48
摘要
水利奏报是明代水利管理的重要环节和水利决策的重要基础。治水官员通过实地勘察、咨访民众、标注信号等渠道,将河漕水患、疏塞河道、筑坝建闸、通渠筑堤等水利舆情奏报朝廷,明廷则通过规范奏报行为,严密奏报程序,监督奏报官员等管理机制,确保及时获取详实的水利信息,并予以宗教、工程、人事等科学、有效的决策应对,这不仅加强了对全国水利事业的统一管理,而且缓和了水利危机,保障了河漕畅通,稳定了社会秩序。当然,明代水利奏报制度也存在谎报、烦报、不报等弊端,尤其在明季衰世之际,这些弊端更趋恶化,以致明代水利事业日益废弛,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The information reporting to the throne concerning water conservancy wa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but also a major found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decision in the Ming Dynasty.Water officials presented various inform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such as flood,watercourse,building the dam etc.,which through the way of field investigation,consulting the people and signing annotation.Then the governments obtained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water conservancy in time by different management mechanisms,and took th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easures of religion,engineering,personnel and so on.These measures not only strengthened the unified management of the national water conservancy,but also relaxed the tensions,kept the water transport channel unblocked,stabled the social order.Certainly,there were many abuses in the system of information reporting to the throne concerning water conservancy,such as the false,annoying and the no reporting.Especially to the later period of the Ming Dynasty,the abuses were aggravating and fashionable with the political growing recession,which resulted in the fading water conservancy and seriously affect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引文
(1)吕不韦:《吕氏春秋》卷14《孝行览·慎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294页。
    (2)《史记》卷29《河渠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14页。
    (3)张国维:《吴中水利全书》卷25《桑悦太仓州重浚湖川塘题名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7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927页。
    (4)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1《农田杂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5958页。
    (5)参见刘炳涛:《明代雨泽奏报制度的实施》,《历史档案》2015年第4期;穆崟臣:《清代收成奏报制度考略》,《北京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吕长全等:《清代粮价奏报流程及其数据性质再探讨》,《近代史研究》2017年第1期;张文:《中国古代报灾检灾制度述论》,《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1期。
    (6)万历《大明会典》卷199《河渠四》,《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73页。
    (7)潘季驯:《河防一览》卷10《申明修守事宜疏》,《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76册,第330页。
    (8)潘季驯:《河防一览》卷13《条陈善后事宜疏》,第445页。
    (9)《明孝宗实录》卷88,弘治七年五月甲辰,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明实录》校勘本,第1629页。
    (10)《明神宗实录》卷368,万历三十年二月甲子,第6875页。
    (11)潘季驯:《河防一览》卷13《科道会勘河工疏》,第435页。
    (12)张国维:《吴中水利全书》卷11《诏命》,第358页。
    (13)《明史》卷88《河渠六》,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45页。
    (14)《明太宗实录》卷51,永乐四年二月辛巳,第766—767页。
    (15)归有光:《震川集》卷8《奉熊分司水利集并论今年水灾事宜书》,《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9册,第101页。
    (16)潘季驯:《河防一览》卷8《申饬徐北要害疏》,第291页。
    (17)卢勇:《问水集校注》序二,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页。
    (18)姚文灏:《浙西水利书》卷下《夏忠靖公治水始末》,《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76册,第121页。
    (19)《明史》卷85《河渠三》,第2081页。
    (20)《明穆宗实录》卷70,隆庆六年五月戊申,第1691—1692页。
    (21)潘季驯:《河防一览》卷4《修守事宜》,第204页。
    (22)万历《大明会典》卷199《河渠四·水利》,第373页。
    (23)《明史》卷83《河渠一》,第2014页。
    (24)《明世宗实录》卷138,嘉靖十一年五月庚午,第3247—3249页。
    (25)《明神宗实录》卷240,万历十九年九月戊辰,第4461页。
    (26)潘季驯:《河防一览》卷9《遵奉明旨计议河工未尽事宜疏》,第313页。
    (27)潘季驯:《河防一览》卷8《恭报续议工程疏》,第272页。
    (28)《明神宗实录》卷443,万历三十六年二月壬戌,第8413页。
    (29)潘季驯:《河防一览》卷8《河工告成疏·淮北工程》,第284—285页。
    (30)《明神宗实录》卷53,万历四年八月乙丑,第1239页。
    (31)潘季驯:《河防一览》卷13《科道会勘河工疏》,第435页。
    (32)潘季驯:《河防一览》卷12《恭报三省直堤防告成疏》,第401页。
    (33)潘季驯:《河防一览》卷14《工部覆前疏》,第468页。
    (34)潘季驯:《河防一览》卷13《条陈善后事宜疏》,第450页。
    (35)《明太宗实录》卷118,永乐九年八月壬寅,第1497页。
    (36)《明史》卷88《河渠六》,第2145页。
    (37)《明太祖实录》卷200,洪武二十三年二月癸亥,第3000页。
    (38)《明太宗实录》卷25,永乐元年十一月丙子,第449—450页。
    (39)《明史》卷88《河渠六》,第2152页。
    (40)万历《大明会典》卷198《河渠三》,第371页。
    (41)万恭撰、朱更翎整编:《治水筌蹄》卷上《黄河》,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年版,第61页。
    (42)潘季驯:《河防一览》卷12《恭报三省直堤防告成疏》,第401页。
    (43)潘季驯:《河防一览》卷13《条陈善后事宜疏》,第452页。
    (44)张国维:《吴中水利全书》卷15《朱衮水利兴革事宜条约》,第538页。
    (45)《明神宗实录》卷150,万历十二年六月庚午,第2792页。
    (46)万历《大明会典》卷196《河渠一》,第346页。
    (47)《明神宗实录》卷191,万历十五年十月丙子,第3599页。
    (48)《明世宗实录》卷11,嘉靖元年二月丁酉,第417页。
    (49)《明世宗实录》卷92,嘉靖七年九月壬午,第2118—2119页。
    (50)刘麟:《清惠集》卷5《陈言以献愚忠疏》,《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64册,第365页。
    (51)傅泽洪:《行水金鉴》卷36《河水》,《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0册,第521页。
    (52)《明孝宗实录》卷97,弘治八年二月己卯,第1787页。
    (53)《明神宗实录》卷351,万历二十八年九月辛丑,第6571页。
    (54)《明史》卷84《河渠二》,第2071页。
    (55)薛尚质:《常熟水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23册,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390页。
    (56)《明太祖实录》卷40,洪武二年三月戊戌,第805—806页。
    (57)《明太祖实录》卷73,洪武五年三月庚戌,第1348页。
    (58)⑩《明太宗实录》卷206,永乐十六年十一月甲子,第2112页。
    (59)《明仁宗实录》卷10,洪熙元年六月辛丑,第311页。
    (60)《明太宗实录》卷114,永乐九年三月壬午,第1457—1458页。
    (61)《明英宗实录》卷26,正统二年春正月丁巳,第526页。
    (62)《明英宗实录》卷32,正统二年秋七月丙午,第633页。
    (63)《明英宗实录》卷170,正统十三年九月辛卯,第3278页。
    (64)《明英宗实录》卷224,景泰三年十二月丙辰,第4881页。
    (65)《明武宗实录》卷140,正德十一年八月戊寅,第2772页。
    (66)《明孝宗实录》卷98,弘治八年三月壬辰,第1793页。
    (67)《明史》卷83《河渠一》,第2017页。
    (68)《明英宗实录》卷273,景泰七年十二月戊申,第5765页。
    (69)《明神宗实录》卷52,万历四年七月辛亥,第1228页。
    (70)《明太祖实录》卷256,洪武三十一年三月辛亥,第3704页。
    (71)《明太宗实录》卷25,永乐元年十一月丙子,第450页。
    (72)《明英宗实录》卷216,景泰三年五月庚戌,第4666页。
    (73)《明世宗实录》卷555,嘉靖四十五年二月甲申,第8937页。
    (74)《明宣宗实录》卷95,宣德七年九月丁卯,第2152页。
    (75)《明史》卷84《河渠二》,第2073页。
    (76)《明世宗实录》卷71,嘉靖五年十二月丙子,第1624页。
    (77)朱国盛:《南河全考》附录《河官考》,《续修四库全书》第729册,第61页。
    (78)车玺:《治河总考》卷3,《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21册,第222页。
    (79)傅泽洪:《行水金鉴》卷165《官司》,《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2册,第564页。
    (80)《明英宗实录》卷83,正统六年九月庚戌,第1662页。
    (81)《明英宗实录》卷273,景泰七年十二月癸卯,第5764页。
    (82)黄训:《名臣经济录》卷50《黄陵冈塞河功完之碑》,《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44册,第430页。
    (83)《明神宗实录》卷96,万历八年二月戊戌,第1939页。
    (84)《明世宗实录》卷405,嘉靖三十二年十二月辛丑,第7087—7088页。
    (85)《明穆宗实录》卷60,隆庆五年八月丙午,第1465页。
    (86)《明穆宗实录》卷69,隆庆六年四月戊辰,第1664页。
    (87)《明神宗实录》卷106,万历八年十一月乙酉,第2056页。
    (88)《明史》卷87《河渠五》,第2140页。
    (89)《吴中水利通志》卷11《朱郎中衮水利兴革事宜》,《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21册,第467页。
    (90)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书》卷2《与曹射侯》,《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65册,第132页。
    (91)张国维:《吴中水利全书》卷14《俞谏请留关税浚白茆疏》,第427—428页。
    (92)张国维:《吴中水利全书》卷14《吴巗条上水利事宜疏》,第429—431页。
    (93)张国维:《吴中水利全书》卷14《周凤鸣条上水利事宜疏》,第437—439页。
    (94)潘季驯:《河防一览》卷14《工部覆前疏》,第468页。
    (95)《明英宗实录》卷40,正统三年三月戊申,第784—785页。
    (96)《明英宗实录》卷247,景泰五年十一月丙子,第5362—5363页。
    (97)《明史》卷83《河渠一》,第2019页。
    (98)《明史》卷85《河渠三》,第2097页。
    (99)《明世宗实录》卷77,嘉靖六年六月丙午,第1711页。
    (100)(12)刘麟:《清惠集》卷5《陈言以献愚忠疏》,第365页。
    (101)《明世宗实录》卷92,嘉靖七年九月壬午,第2118—2119页。
    (102)万恭:《治水筌蹄》卷上《黄河》,第61页。
    (103)潘季驯:《河防一览》卷13《条陈善后事宜疏》,第448页。
    (104)万历《大明会典》卷199《河渠四·水利》,第376页。
    (105)张国维:《吴中水利全书》卷15《朱衮水利兴革事宜条约》,第538页。
    (106)张国维:《吴中水利全书》卷16《聂绍昌条上浚筑事宜申》,第595页。
    (107)《明穆宗实录》卷60,隆庆五年八月甲寅,第1470页。
    (108)张国维:《吴中水利全书》卷14《李充嗣奏报开浚各项工完疏》,第437页。
    (109)张国维:《吴中水利全书》卷15《朱衮水利兴革事宜条约》,第538页。
    (110)《明英宗实录》卷251,景泰六年三月己巳,第5436页。
    (111)《明神宗实录》卷289,万历二十三年九月己卯,第5351页。
    (112)潘季驯:《河防一览》卷7《工部覆前疏》,第262页。
    (113)《明神宗实录》卷415,万历三十三年十一月癸酉,第7789页。
    (114)《明太祖实录》卷200,洪武二十三年二月癸亥,第3000页。
    (115)万历《大明会典》卷199《河渠四·水利》,第376页。
    (116)《明太祖实录》卷234,洪武二十七年八月乙亥,第3415页。
    (117)张国维:《吴中水利全书》卷11《诏命》,第358页。
    (118)《明英宗实录》卷216,景泰三年五月庚戌,第4666页。
    (119)同治《苏州府志》卷10《水利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版,第283页。
    (120)张内蕴:《三吴水考》卷9《编修王同祖工计议》,《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77册,第315页。
    (121)光绪《增修甘泉县志》卷3《水利·河防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版,第470页。
    (122)张履祥:《补农书校释》卷42《备忘录遗》,农业出版社1983年版,第189页。
    (123)张履祥:《补农书校释》卷40《备忘录二》,第167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