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洞窟志怪的文化史研究——以文学性的生发为线索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tudies of Cave Chih Kuai’s Cultural History in the Han-Tang Period——With the Emergence of Literature as the Clue
  • 作者:王昕
  • 英文作者:Wang Xin;
  • 关键词:洞窟志怪 ; 文化史 ; 文学影响
  • 中文刊名:QHDZ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15
  • 出版单位: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34;No.162
  •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重大项目(18XNL005)
  • 语种:中文;
  • 页:QHDZ201902007
  • 页数:12
  • CN:02
  • ISSN:11-3596/C
  • 分类号:62-72+205
摘要
汉唐志怪是史书、宗教文献、地理书与小说的通用文本。从文化史多元视角还原志怪在汉唐社会广泛流传的历史语境,能更清晰地观察志怪中文学性虚构叙事的生发,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通过梳理这些洞窟故事的现实因素,如战乱、地理发现、下层的谋生状态以及弃老的风俗等,可以把握志怪书写的演化路径。志怪以边缘化的小人物作故事的经历者与讲述人,他们以模糊的面目、被动的姿态遭逢神怪。各类"成仙""遇隐"故事中被动的凡人,造成了志怪故事力量对比的失衡,对后世文学人物形象影响深远。
        The Chih Kuai in the Han-Tang period is a generic text of history books,religious literature,the geography books and the literary fiction,in the period of the Han to the Tang Dynas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history,we can restore Chih Kuai’s historical context to see the formation of fictional characters and the influence of novels on later generations. By sorting through the actual factors of these cave stories,such as war,geographical discovery,the state of the lower people’s livelihood,and the custom of abandoning the old,we can grasp the writing of the monster. Chih Kuai is characterized by describing those who experience and tell stories with marginalized little people. They are met with a vague face and a passive attitude. The passive mortals in various kinds of "fairy" and "hidden" stories have caused an imbalance in the comparison of the power of fairy tales and influenced the image of literary figures in the later periods.
引文
(1)《列仙传》记述上古及三代、秦汉间事,旧传为刘向撰,在魏、晋间颇为流行。左思《三都赋》、葛洪《神仙传序》都曾引用其间人物事迹。但《汉书·艺文志》所列刘向著述中并无《列仙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怀疑此书为“魏晋间方士为之”。现代的研究者多倾向于刘向所作,魏晋间人有附益增入者。
    (1)唐代往往将桃源仙乡化,见于唐人诗歌有王维、刘禹锡的《桃源行》,言桃源人“隐身来种玉”;武元衡《桃源行送友》、权德舆《桃源篇》、韩愈《桃源图》也是描绘了仙乡境界。宋代还保留了官方祭祀洞窟的旧制。据范镇《东斋记事》卷一言,宋仁宗朝,将道家每岁投于名山洞府的《金龙玉简》“裁损,才留二十处,余悉罢之”,并列所留洞府:“河南府平阳洞、台州赤城山五京洞、江宁府华阳洞、舒州潜山司真洞、杭州大涤洞、鼎州桃源洞、常州张公洞、南康军庐山咏真洞、建州武夷山升真洞、潭州南岳朱陵洞、江州马当山上水府、太平州中水府、润州金山下水府、杭州钱塘江水府、河阳济渎北海水府、凤翔府圣漱仙游潭、河中府百丈泓龙潭、杭州天目山龙潭、华州车箱潭。”见范镇:《东斋记事》,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页。此唐宋官方祭奠洞窟行为。在民间,宋人不似唐人那般慕恋神仙,考实之风渐盛。苏轼《和桃花源诗》序云“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诗谓“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洪迈《容斋三笔》“桃源行”略举唐宋人意见以考据之,以为桃源只是陶渊明的理想寄托而已。
    (2)李剑国:《六朝志怪中的洞窟传说》,《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6期。
    (3)这一见解的现实背景是刘宋时代,山中修道者所居从窟穴发展为道馆,第一批道馆就在刘宋时代的山间矗立起来。如庐山简寂馆、禹井山怀仙馆、茅山长沙馆、太平山日门馆等。参见孙齐《南齐<隗先生铭>与南朝道馆的兴起》,见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3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126-137页。
    (1)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2页。
    (2)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第6页。
    (3)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第42页。
    (4)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第104页。
    (5)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第110页。
    (6)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第117页。
    (7)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第197页。
    (1)参见王昕:《论六朝地记与志怪“小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2)陶潜撰,王根林校点《搜神后记》,见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442页。
    (3)陶潜撰,王根林校点《搜神后记》,见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444页。
    (4)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66页。
    (1)刘义庆撰,王根林校点:《幽明录》,见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697页。
    (2)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34页。
    (3)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真诰校注》,朱越利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55页。
    (4)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真诰校注》,第55页。
    (5)都筑晶子:《关于南人寒门、寒士的宗教想像力——围绕<真诰>谈起》,见刘俊文主编《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74-211页。
    (1)韩愈:《桃源图》,见屈守元、常思春主编《韩愈全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629页。
    (2)洪迈:《容斋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537页。
    (3)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见氏著《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98页。
    (4)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642页。
    (5)陈寿:《三国志》卷六四,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26页。
    (6)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一六六,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576页。
    (7)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五四,第492页。
    (1)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三七,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483页。
    (2)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一八三,第1863页。
    (3)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二三七,第2644页。
    (4)刘禹锡著,瞿蜕园笺证:《刘禹锡集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292页。(5)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四七七,第5438页。
    (6)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四九四,第5598页。
    (7)刘禹锡著,瞿蜕园笺证:《刘禹锡集笺证》,第819页。
    (8)黄滔:《祭先外舅文》,见董诘等编《全唐文》卷八二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707页。
    (9)王叔岷:《列仙传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40页。
    (10)刘义庆:《幽明录》,见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703页。
    (11)董诘等编:《全唐文》卷七二七,第7494页。
    (12)顾云:《在会稽与京邑游好诗序》,见董诘等编《全唐文》卷八一五,第8587页。
    (1)刘禹锡著,瞿蜕园笺证:《刘禹锡集笺证》,第820-821页。
    (2)叶梦得:《岩下放言》,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338页。
    (3)瞿佑:《剪灯新话》,见乔光辉校注《瞿佑全集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712页。
    (4)参见刘守华:《走进“寄死窑'》,《民俗研究》2003年第2期;李道和:《弃老型故事的类别和文化内涵》,《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海力波《“老化异类”故事中的老年意象与人观表述》,《民间文化论坛》2013年第6期。
    (5)参见税晓洁、成志平:《汉江“老人洞”悬崖里的谜》,《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第3期;蒲哲、石岩:《探秘神秘墓葬——汉江“老人洞”》,《湖北画报(湖北旅游)》2010年第3期。
    (1)盛弘之:《荆州记》,见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第215页。
    (2)句道兴:《搜神记》,见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885页。
    (3)葛洪:《神仙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6页。
    (4)王叔岷:《列仙传校笺》,第11页。
    (5)参见海力波:《“弃老”故事与长生信仰》,《民间文化论坛》2016年第3期。
    (6)葛洪:《元始上真众仙记》,见《道藏》第3册,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71页。
    (7)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真诰校注》,第357页。
    (1)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第194页。
    (2)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第42页。
    (3)柏夷:《桃花源与洞天》,见氏著《道教研究论集》,上海:中西书局,2015年,第160-177页。
    (4)参见王昕:《志怪“小说”研究一百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
    (1)罗烨:《新编醉翁谈录》“小说开辟”,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