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域集散效应特征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喆 ; 刘学敏
  •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 ; 集聚 ; 扩散 ; 城市流
  • 中文刊名:XDBY
  • 英文刊名:Modern Business
  • 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出版日期:2018-02-18
  • 出版单位:现代商业
  • 年:2018
  • 期:No.486
  • 语种:中文;
  • 页:XDBY201805054
  • 页数:4
  • CN:05
  • ISSN:11-5392/F
  • 分类号:110-113
摘要
建立城市流强度模型对中原城市群区域发展的集散效应进行实证分析,选取城市从业人员数量,外向型产业为度量指标,计算分析各单位城市区位熵、外向功能量、城市流强度和城市流倾向度。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带动效应不明显,与周边城市差距较大,而周边发展区域呈现出向中心集聚现象,整体空间结构以城市为主要节点,形成以交通运输和产业发展为轴线形成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偏向性强,传统产业仍占据优势,各城市在城市流倾向度与GDP水平上呈现阶梯趋势。在此研究基础上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引文
[1]F.Perroux,1955.Note sure Ia notion de pole de croissance,Econom ie Appliquee.
    [2]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背景: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166-182.
    [3]Friedmann J.Regional Developmeng Policy:A Case of Venezuela[M].Cambridge:MIT Press,1966:33-109.
    [4]张敏,顾朝林.近期中国省际经济社会要素流动的空间特征[J].地理研究,2002,21(3):313-323.
    [5]张文忠.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探析[J].地理科学,2003,22(1):9 4-102.
    [6]柯善咨,夏金坤.中原城市群的集聚效应和回流作用[J].中国软科学,2010(10):93-103.
    [7]吕卫国,陈雯.产业集聚向心力和扩散离心力的变化过程-以改革开放以来苏锡常地区制造业集散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8):911-916.
    [8]姚士谋,朱英明,陈振光.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144-157.
    [9]LOWR J C.Patterns of Spatial Dispersion in Metropolitan Commuting[J].Urban Geogranphy,1998,19(3):232-253.
    [10]库兹涅茨.现代经济的增长:发展和反映[J].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1]张虹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流强度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6):53-56.
    [12]卢万合,刘继生.中国十大城市群城市流强度的比较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25(2):60-64
    [13]李慧玲,戴宏伟.京津冀与长江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动态变化对比-基于城市流强度的视角[J].经济与管理,2016,30(2):9-16.
    [14]Muller E K.Regional Urbanization ang the Selective Growth of Towns in North American Regions[J].Journal of History Geography,1977,3:21-39.
    [15]鲁金萍,孙久文,刘玉.京津冀城市群经济联系动态变化研究-基于城市流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4(12):99-104.
    [16]杨子江,张剑锋,冯长春.中原城市群集聚效应与最优规模演进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3):61-7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