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君左“新民族诗”的实践与理论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Practice and Theory of “New National Poetry” by Yi Junzuo
  • 作者:周兴陆
  • 英文作者:ZHOU Xinglu;The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of Fudan University;
  • 关键词:易君左 ; 抗战文学 ; 新民族诗
  • 英文关键词:Yi Junzuo;;Chinese literature on Anti-Japanese War;;New National Poetry
  • 中文刊名:ZWXY
  • 英文刊名:Research of Chinese Literature
  • 机构: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2019-01-30
  • 出版单位:中国文学研究
  • 年:2019
  • 期:No.132
  • 基金: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传统诗学批评”(16JJD750011)
  • 语种:中文;
  • 页:ZWXY201901019
  • 页数:8
  • CN:01
  • ISSN:43-1084/I
  • 分类号:129-136
摘要
易君左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诗论家,然而至今对其诗歌创作成就和理论贡献还缺少关注。作为名父之子,他却勇于接受新思想,努力摆脱父辈的影响。虽难免轻狂浮薄,但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成长为一位卓有成就的爱国诗人。他用长篇歌行的形式,为抗战呐喊呼号,及时地纪录抗战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弘扬坚强不屈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易君左将抗战中的诗歌创作经验提升到理论层面,提出建立"中华民国诗"、建设"新民族诗"的口号,破除新旧体诗的界线,兼顾历史性和时代性。这反映了抗战时期的文学需求和诗歌自身的革新诉求。
        Yi Junzuo(易君左,1899-1972) was a famous poet and poetic theorist in Republic of China(1911-1949). However,his achievements in poetry creation and his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have not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 to by now. Though being born in a noble family,he was bold to accept new ideas and endeavored to free himself from the influence of his father's achievements.Although inevitably frivolous,he eventually grew to be a well accomplished patriotic poet after undergo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With his long verses he called to arms for the anti-Japanese war,kept record of the historic events and heroes and carried forward the great national spirit of perseverance and unyielding. Yi Junzuo elevated the experience of composing poems to the theoretic level and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establishing "Poem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and "New National Poetry",eliminating the bounda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ry and modern ones and giving consideration to the historical and epochal characteristics,which reflected the literary needs and the revolutionary demands of poetry itself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引文
(1)易君左(易家鉞):《有感》,《学生》1916年第3卷第5期。
    (2)易君左(易家鉞):《难道这也应该学父亲吗?》,《少年中国》1920年第1卷第8期。
    (3)大刀王五说:“文人实行打倒父亲者,自易家钺始,易君亦人杰也哉!”见《缠夹斋谈荟》,《社会新闻》1934年第9卷第3期。
    (4)易君左:《寄曾琦》,《国防线》1938年第5期,又载《国光》1938年第7期、《国论》1938年第17期。
    (5)易家鉞(易君左):《全民救国》,《醒狮》1925年日期第55期。
    (6)易君左:《竹头木屑》,1936年1月9日日记,《青年界》1937年第12卷第1期。
    (7)易君左:《铁血歌》,《精武画报》1932年第1卷第1期。按,此诗最早发表于《奋斗》1931年第18期。
    (8)易君左:《救国歌》,《江苏教育》1934年第3卷第1、2期;《教与学》1936年第2卷第2期。
    (9)易君左:《巍巍乎,我中华!》,《天风》1937年第1期。
    (10)易君左:《岳王歌》,《江苏学生》1936年第7卷第3期。
    (11)易君左:《北平归客谈》,《诗林双月刊》1936年第1卷第3期。
    (12)陈征帆:《父母教育随笔》,《现代父母》1937年第5卷第2期。
    (13)易君左:《八方风雨我高歌》,《江苏教育》1936年第5卷第5、6期。
    (14)朝人:《易君左制〈芦沟桥血战歌〉》,《星华》1937年新11期。
    (15)易君左:《芦沟桥血战歌勖二十九军将士》,《政训半月刊》1937年第14期、《创导》1937年第2卷第1期、《江苏广播周刊》1937年第50期。
    (16)易君左:《哀平津》,《创导》1937年第2卷第1期。
    (17)易君左:《南口一勇士》,《火线》1937年第1期;《创导》1937年第2卷第2期。
    (18)易君左:《八月二十四夜独坐》,《火线》1937年第2期。
    (19)易君左:《姚将军歌》,《新运导报》1937年第11期。按当时报载,姚子青、姚子香,为同一人。
    (20)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将士大会上的讲话》,《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3页。
    (21)易君左:《武汉击落敌机十一架,闻讯高歌》,《民心》1938年第1期。
    (22)易君左:《鲁南大捷歌》,《民心旬刊》1938年第5期。
    (23)葛贤宁:《诗人易君左》,《西北风》1936年第4期。
    (24)易君左:《建立“民国诗学”刍议》,《民族诗坛》1939年第2卷第4期。
    (25)易君左:《“中华民国诗”之建立》,《时代精神》1941年第4卷第4期。
    (26)(27)易君左:《如何创建新民族诗》,《文艺先锋》1943年第3卷第2-6期。
    (28)易君左:《新民族诗的音节和符号》,《文艺先锋》1944年第4卷第6期。
    (29)易君左:《勖全国青年诗人》,《中国青年》1944年第11卷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