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诗学与批评的乌托邦——《江汉学术》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的探索之路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building Utopia of Poetics and Criticism:the Exploration of Jianghan Academic's Ministry of Education Famous Column “Modern Poetry Studies”
  • 作者:李海英 ; 邵莹莹
  • 英文作者:LI Haiying;SHAO Yingying;
  • 关键词:教育部名栏 ; 《江汉学术》 ; 现当代诗学研究 ; 办刊理念 ; 栏目策划
  • 中文刊名:WJXB
  • 英文刊名:Jianghan Academic
  • 机构:云南大学文学院;郑州领航实验学校;
  • 出版日期:2019-05-17 17:20
  • 出版单位:江汉学术
  • 年:2019
  • 期:v.38;No.223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新诗现代进程中‘经验诗学’的建构与作用研究”(17BZW167)
  • 语种:中文;
  • 页:WJXB201903008
  • 页数:5
  • CN:03
  • ISSN:42-1843/C
  • 分类号:64-68
摘要
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栏目是《江汉学术》(2013年前名为《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起推出的特色栏目,该栏目十多年间秉承显豁问题、思索现象的求真理念,坚持平正的办刊姿态、策划诸多诗学专题,不仅打破了当下刊物论文拼盘式的模式,也更多面多维地考察了现当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文化思潮和个体因素,并以新的理念和文论观探讨着诗歌艺术的演化与沿革,逐渐形成一条有意义的研究路径。该栏目的办刊理念、姿态及组稿策略均为当下同类栏目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引文
[1]江汉大学现当代诗学研究中心.群峰之上:“现当代诗学研究”专题论集[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
    [2]江汉大学现当代诗学研究中心,《江汉学术》编辑部.群岛之辨:“现当代诗学研究”专题论集[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3]江汉大学现当代诗学研究中心,《江汉学术》编辑部.群像之魅:“现当代诗学研究”专题论集[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
    [4]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一卷)[M].杨自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16.
    [5]耿占春.当代诗歌批评:一种别样的写作[J].文艺研究,2013(4).
    [6]史蒂文斯.弹奏蓝色吉他的人[M].陈东飚,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5.
    [7]萨义德.世界·文本·批评家[M].李自修,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2009:41.
    [8]雷武铃.与新诗合法性有关:论新诗的技艺发明[J].江汉学术,2013(5).
    [9]陈仲义.现代诗索解:纵横轴的诗语轨迹分析[J].江汉学术,2013(2).
    [10]王凌云.比喻的进化:中国新诗的技艺线索[J].江汉学术,2014(1).
    [11]颜炼军.迎向诗意“空白”的世界--论现代汉语新诗咏物形态的创建[J].江汉学术,2013(3).
    [12]岛由子.论顾城的“自我”及其诗歌的语言[J].江汉学术,2014(2).
    [13]米家路.张狂与造化的身体:自我模塑与中国现代性--郭沫若诗歌《天狗》再解读[J].赵凡,译.江汉学术,2016(1).
    [14]米家路.反镜像的自恋诗学--戴望舒诗歌中的记忆修辞与自我的精神分析[J].赵凡,译.江汉学术,2017(4).
    [15]米家路.自我的裂变:戴望舒诗歌中的碎片现代性与追忆救赎[J].赵凡,译.江汉学术,2017(3).
    [16]颜炼军.“大国写作”或向往大是大非--以四个文本为例谈当代汉语长诗的写作困境[J].江汉学术,2015(2).
    [17]李海英.白昼燃明灯,大河尽枯流--论当下作为“症候”的知名诗人长诗写作[J].江汉学术,2015(2).
    [18]郑慧如.翻转的瞬间:简政珍诗的意象美学[J].江汉学术,2017(4).
    [19]郑慧如.论台湾现代诗中的“沉默”--以罗任玲诗作的陈述表现为中心[J].江汉学术,2018(1).
    [20]简政珍.现实与比喻:台湾当代诗的意象空间[J].江汉学术,2017(5).
    [21]杨小滨.作为文滓的诗:陈黎的揾学写作[J].江汉学术,2018(1).
    [22]盛艳.生命之重的话语承载--论罗伯特·哈斯诗歌的“催眠”艺术[J].江汉学术,2016(5).
    [23]冯溢.论语言诗人查尔斯·伯恩斯坦的“回音诗学”[J].江汉学术,2018(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