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经历与性别劳动分化——基于农民工输出地和打工地的实证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Left-behind Experiences and the Formation of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Fieldwork at Sites of Origin and Destination for Migrants
  • 作者:王欧
  • 英文作者:Wang Ou;
  • 关键词:留守经历 ; 劳动体制 ; 性别权力 ; 再生产劳动 ; 新生代农民工
  • 中文刊名:SHXJ
  • 英文刊名:Sociological Studies
  • 机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 出版日期:2019-03-20
  • 出版单位:社会学研究
  • 年:2019
  • 期:v.34;No.200
  • 语种:中文;
  • 页:SHXJ201902006
  • 页数:26
  • CN:02
  • ISSN:11-1100/C
  • 分类号:127-150+248-249
摘要
基于对农民工输出地和打工工业区的田野调查,本研究发现,留守经历导致留守儿童性别劳动分化,即留守女孩必须承担一系列再生产劳动,留守男孩则很少参与劳动并将闲暇用于玩游戏。现行劳动体制一方面向留守家庭转嫁再生产劳动,另一方面又强化了农民工家庭的性别权力,将再生产劳动性别化为女性劳动;为应对家庭再生产劳动困境,留守老人和打工家长基于该性别权力模式,促成了留守儿童的性别劳动分化。留守提前形塑了性别化的劳动习惯,为新生代农民工的性别劳动分化奠定了根基。
        Based on fieldwork conducted at sites of origin and destination for migrants in southern China,this paper finds that left-behind experiences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Left-behind girls are forced to participate in extensive reproductive labor,while left-behind boys indulgent themselves in leisure activities.This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between left-behind children is caused by intervention from both left-behind grandparents and migrant paren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 reconfiguration. Labor migration transfers the burden of labor reproduction to family members who are left-behind,and reconstructs gender power relations of the migrant family,defining the reproductive labor as women's labor. This finding highlights that through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migrant labor regime and patriarchal migrant family,leftbehind experiences advance and shape the gendered labor habits and attitudes in childhood,preparing the foundation of further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when the younger generation becomes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引文
蔡昉,2010,《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经济研究》第4期。
    蔡禾,2010,《从“底线型”利益到“增长型”利益——农民工利益诉求的转变与劳资关系秩序》,《开放时代》第9期。
    畅红琴、董晓媛,2009,《中国农村劳动力外流对留守家庭成员时间分配的影响》,《世界经济文汇》第4期。
    段成荣、吕利丹、郭静、王宗萍,2013a,《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人口学刊》第3期。
    段成荣、吕利丹、王宗萍、郭静,2013b,《我国流动儿童生存和发展:问题与对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南方人口》第4期。
    郭少荣,2006,《留守儿童问题性别差异调查分析——以福建省为例》,《青年研究》第5期。
    郭于华、沈原、潘毅、卢晖临,2011,《当代农民工的抗争与中国劳资关系转型》,《二十一世纪》总第124期。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司,2013,《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北京:中国人口出版。
    韩莹莹,2009,《稚嫩的肩膀:留守儿童的劳动负担》,《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第4期。
    黄斌欢,2014,《双重脱嵌与新生代农民工的阶级形成》,《社会学研究》第2期。
    ——,2015,《留守经历与农村社会的断裂——桂中壮族留守儿童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金一虹,2009,《离散中的弥合:农村流动家庭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
    ——,2010,《流动的父权:流动农民家庭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江立华,2011,《乡村文化的衰落与留守儿童的困境》,《江海学刊》第4期。
    李春玲,2014,《教育不平等的年代变化趋势(1940-2010)——对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再考察》,《社会学研究》第2期。
    李桂燕,2011,《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以山东省农村为例》,《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第2期。
    李庆海、孙瑞博、李锐,2014,《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模式与留守儿童——基于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第10期。
    李涛,2015,《乡村留守儿童:成立“帮派”抱团取暖》,《中国青年报》8月11日(http://edu.ifeng.com/a/20150811/41415805_0.shtml)。
    梁宏,2011,《生命历程视角下的“流动”与“留守”——第二代农民工特征的对比分析》,《人口研究》第4期。
    秦晖,2014,《切实保障人地二权是土地扭转的核心问题》,《探索与争鸣》第2期。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课题组,2013a,《“短工化”:农民工就业趋势研究》,沈原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第6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b,《行动与困境——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民工生产体制”的碰撞》,沈原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第6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任焰、张莎莎,2015,《儿童劳动与家庭再生产:一个粤西农村的经验研究》,《开放时代》第6期。
    沈原,2007,《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苏熠慧,2016,《“交叉性”流派的观点、方法及其对中国性别社会学的启发》,《社会学研究》第4期。
    谭深,2011,《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汪建华、黄斌欢,2014,《留守经历与新工人的工作流动:农民工生产体制如何使自身面临困境》,《社会》第5期。
    王天夫、王飞、唐有财、王阳阳、裴晓梅,2015,《土地集体化与农村传统大家庭的结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谢东虹,2016,《留守经历对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流动的影响——基于2015年北京市数据的实证检验》,《南方人口》第3期。
    闫伯汉,2014,《基于不同视角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学术论坛》第9期。
    严海蓉,2005,《虚空的农村和空虚的主体》,《读书》第7期。
    阎云翔,2017,《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尹文耀、姚引妹、李芬,2013,《生育水平评估与生育政策调整——基于中国大陆分省生育水平现状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张玉林,2012,《流动与瓦解:中国农村的演变及其动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urawoy,Michael 1976, “The Functions and Reproductions of Migrant Labor:Comparative Material from Southern Afric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1(5).
    Chuang, Julia 2016, “Factory Girls after the Factory:Female Return Migration in Rural China.” Gender & Society 30(3).
    Davin, Delia 2005, “Women and Migr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China Report 41(1).
    Fan, Cindy 2003, “Rural-Urban Migration and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in Transitional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7(1).
    Goodburn, Charlotte 2015, “Migrant Girls in Shenzhen: Gender, Education and the Urbanization of Aspiration.” The China Quarterly 222.
    Lee, Ching Kwan 2016, “Precarization or Empowerment? Reflections on Recent Labor Unrest in China.”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75(2).
    Pun, Ngai & Huilin Lu 2010, “Unfinished Proletarianization: Self, Anger, and Class Action among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Peasant-Workers in Present-Day China.” Modern China 36(5).
    Zhou, Minhui, Rachel Murphy & Ran Tao 2014, “Effects of Parents' Migration on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Rural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40(2).
    (1)按学术惯例,笔者对文中涉及的所有人名、地名都做了匿名化处理;文中的“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1980年及以后的农村户籍的打工者。
    (2)农村留守和流动儿童的数量都很庞大,2010年分别达6102万和3581万(段成荣等,2013a,2013b)。留守与流动在不同时段相互交替,实质上同属一个而非两个群体(谭深,2011)。这些儿童通过升学实现社会流动的比例十分有限,多数将成为新生代农民工(李春玲,2014;Xiong,2015)。
    (3)2010年富士康员工自杀和南海本田工人罢工被认为是新生代农民工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事件(郭于华等,2011)。2010年新生代农民工占全部农民工的比例为49.9%,人数达1.18亿(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司,2013:3-4)。
    (4)见该文表1的统计数据。
    (5)韩莹莹(2009)文中引用的所有留守儿童劳动的日记全由留守女孩记录;任焰、张莎莎(2015)文中描述的留守儿童劳动主要由一位读初三的16岁留守女孩承担,而在当地一家工厂剥虾的雇佣劳动者中,“80%是儿童,儿童中95%是女孩”。
    (6)交叠性分析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性别社会学最重要的理论突破,它起源于对少数族裔女性的研究,后来发展成一种在具体过程和制度环境中系统考察性别、种族、阶级等结构力量相互建构复杂支配模式的分析方法,具体可参见苏熠慧(2016)的综述。
    (7)尽管溪边村的不少农民工在深圳及周边工业区打工,但他们打工的地点分散各处,笔者在J工业区调查的对象并不能与之对应起来。
    (8)本文认为,留守儿童假期到父母打工地的短暂团聚也构成(广义的)留守经历的一部分。
    (9)该规定低于法定(即周末为平时工资的2倍),但在J工业区的小厂中普遍存在。
    (10)溪边村所在镇初中的一位副校长告诉我,该校的重点高中升学率常年在10%以下。
    (11)该研究的数据收集于2015年,包括1200个在北京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样本。
    (12)例如,东北地区农村的父权制传统受到共产革命和市场化的强烈冲击,一些村庄在上世纪末即已出现独女户(阎云翔,2017),2010年该地区的总和生育率只有0.891(尹文耀等,201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