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上古汉语“谋划”义动词的发展演变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Mou hua” Type Verbs in Ancient Chinese
  • 作者:武振玉 ; 韦露选
  • 英文作者:WU Zhen-yu;WEI Lu-xuan;
  • 关键词:上古汉语 ; “谋划”义动词 ; 演变 ; 句法功能
  • 中文刊名:GJZL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cient Books Collation and Studies
  • 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25
  • 出版单位: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 年:2019
  • 期:No.199
  • 基金:2016年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周金文语法研究”(项目编号:2016B261)
  • 语种:中文;
  • 页:GJZL201903013
  • 页数:5
  • CN:03
  • ISSN:22-1024/G
  • 分类号:63-67
摘要
上古汉语"谋划"义动词共有"谋、图、计、虑"等14个,考察该类动词在上古汉语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分布情况,发现成员数量没有变化,都是9个,但成员构成有变化,且后一阶段都有对前一阶段的继承,说明该类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各词的核心义和来源有所不同。句法功能方面,前期充当主语、谓语和定语,中期和后期可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充当谓语时,前期不带宾语形式和带宾语形式差距不大,中期和后期变为带宾语形式远高于不带宾语形式。所带宾语类型由前期2种(体词性宾语和谓词性宾语)变为中期和后期的3种(体词性宾语、谓词性宾语和小句宾语)。
        
引文
(1)本文的上古汉语前期指西周时期,中期指春秋战国至秦,后期指西汉。参见潘允中《汉语语法史概要》,中州书画社,1982年,10页。调查的语料前期有《今文尚书》(《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君奭》《多方》《立政》《顾命》《吕刑》)《诗经》(《周颂》《大雅》《小雅》)、《逸周书》(《克殷》《商誓》《世俘》《度邑》《皇门》《祭公》)《易经》,中期有《诗经》(《国风》《鲁颂》《商颂》)《论语》《孟子》《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仪礼》《周礼》《易传》《左传》《国语》《战国策》《晏子春秋》《吕氏春秋》,后期有《史记》《淮南子》《礼记》《盐铁论》。
    (2)[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卷10,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46页。
    (3)[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卷19,第1346页。
    (1)[清]陈奂《诗毛氏传疏下》卷28,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244页。
    (2)[清]陈奂《诗毛氏传疏下》卷26,第220页。
    (3)[清]孙星衍著,陈抗、盛冬铃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上》卷15,中华书局,第354页。
    (4)[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卷12,第757页。
    (5)[清]陈奂《诗毛氏传疏上》卷19,第108页。
    (1)西南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赵倩《汉语“谋划”义动词研究》认为上古该类动词有16个,我们认为“讲、举”2个有争议,不归入。
    (2)“图、度、计、虑”参见陈平《古汉语心理动词词义演变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第59、61、98、187页。
    (3)[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11年,第52页。
    (4)[汉]许慎《说文解字》,第287页。
    (5)[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第196页。
    (6)“图、度、计”参见陈平《古汉语心理动词词义演变研究》第62页、63页、98页。
    (7)王凤阳《古辞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822-823页。周国光、李向农《古代汉语同义词辨析》,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47-49页。
    (1)汪维辉《关于基本词汇的稳固性及其演变原因的几点思考》,《厦大中文学报》2015年第1期。
    (2)参见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增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77页。
    (3)参见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增订版),第104页。
    (4)李宗江《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汉语大词典出社,1999年,第40页。
    (5)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