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包前孕后——浅谈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延续性特征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丹阳
  • 关键词:主题性创作 ; 传统文化 ; 延续性
  • 中文刊名:MSDG
  • 英文刊名:Art Panorama
  • 机构:首都师范大学;
  • 出版日期:2018-10-15
  • 出版单位:美术大观
  • 年:2018
  • 期:No.370
  • 语种:中文;
  • 页:MSDG201810011
  • 页数:2
  • CN:10
  • ISSN:21-1173/J
  • 分类号:56-57
摘要
近年来,一系列历史题材的美术创作活动发出了新时代下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之声;与此相并行,以"最美中国人"为代表的美术创作活动则承载了讲述当下精神文化面貌的重要使命。本文将从以上两种发生在当下却呈现不同倾向的主题性美术创作活动入手,以求展现主题性美术创作为我国精神文化传承设立的生态体系,借以证明当下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延续性特征与历史价值。
        
引文
1.方笑.贴近历史的精神—“主题性”历史美术创作的当下思考.湖南包装,2016,.1
    2 何兴泉.“主题性美术创作”教学与实践研究.美育学刊,201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