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乌拉街满族历史建筑的保护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Analysis of Protecting Manchu Historical Buildings in Wulajie
  • 作者:申文勇
  • 英文作者:SHEN Wen-yong;History and Culture College of Beihua University;
  • 关键词:乌拉街 ; 历史建筑 ; 保护
  • 英文关键词:Wulajie;;historical buildings;;protection
  • 中文刊名:JHXY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 机构:北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版日期:2016-08-15
  • 出版单位: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 年:2016
  • 期:v.33;No.196
  • 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长吉图背景下的吉林满族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整合与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2014JD30)
  • 语种:中文;
  • 页:JHXY201608014
  • 页数:4
  • CN:08
  • ISSN:22-1249/TQ
  • 分类号:54-57
摘要
乌拉街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保存了相当数量的满族历史建筑,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乌拉街的各类历史建筑加强保护,但是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保护情况不容乐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工作,避免重蹈历史文化遗产"先濒危,后拯救"的覆辙。
        Wulajie is a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 and there are many Manchu historical buildings which hav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in it.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had already taken measures to protect different historical buildings,but the protected condition is not optimistic because of the natural and human factors.We must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is work,and avoid starting to protect the buildings when they are in danger.
引文
[1]关凯.满族“消失”了吗?——乌拉街满族镇社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36.
    [2]李治亭主编.关东文化大辞典[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157.
    [3]张驭寰.吉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22.
    [4]施力学.民间文化产业:在抢救与保护中发展.载于王怡主编.守卫与弘扬——第二届江南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嘉兴海盐论坛论文集[C].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131.
    [5]吉林省文物志编委会.永吉县文物志[M].1985:98.
    [6]张晓光.关于乌拉街“后府”遗址的调查报告[J].图书馆学研究,1985(2):101-103.
    [7]姜恒昆,杨书彬.乌拉国史略,载永吉文史资料第2辑[M].1989:10.
    [8]李之吉,张俊峰,姚眷明.历史的积淀文化的浓缩——从中国民族建筑吉林省项目调查谈起(节选),载于袁敬伟、张俊峰主编.吉林建筑文化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140.
    [9]王中军.东北满族民居的特点——乌拉街镇“后府”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4(1):36-38.
    [10]施力学、曹保明主编.吉林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126.
    [11]叶禾.少数民族民居[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19.
    [12]王彦川,李之吉.乌拉街镇乡土建筑的模式语言[J].才智,2009(4):176-177.
    [13]黄锡惠,王岸英.满族火炕考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4):87-89.
    [14]吉林省文物志编委会.永吉县文物志[M].1985:101.
    [15]关凯.满族“消失”了吗?——乌拉街满族镇社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47.
    [16]吉林省文物志编委会.永吉县文物志[M].1985:102-103.
    [17]永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吉县志[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1:768.
    [18]尹郁山编著.吉林满俗研究关东搜异录,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49.
    [19]张丛葵,陈京涛,常乐.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与发展—以吉林省乌拉街满族镇保护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8(12):94-98.
    [20]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站:关于加快建设乌拉街满族历史文化旅游区的建议及答复(委员提案155号).http://www.jl.gov.cn/zwgk/yatabl/zxwyta2010/2012/201301/t20130118_1407111.html。
    [21]张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设再议[J].城市规划,2011(1):46-53.
    [22]吴桂军.城市规划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J].山西建筑,2006(15):30-31.
    [23]袁冠梅,李之吉.吉林市近代建筑考察与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1):63-66.
    [24]关嘉禄.清史满学暨京剧艺术研究:关嘉禄文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99.
    [25]张丛葵,陈京涛,常乐.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与发展—以吉林省乌拉街满族镇保护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8(12):94-98.
    [26]单霁翔.文化遗产·思行文丛论文卷[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296.
    [27]侯雁飞,翟敬源.乌拉街历史文化遗产及价值探析[J].北方文物,2010(1):78-8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